无可否认,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到胎教,大到成家立业,中间的点点滴滴都是用金钱与期望铺出来的成长路。尤其是幼儿教育,每个家长都有一颗焦虑又期待的心,“不输在起跑线”“暑假万元计划”“漂洋过海去求学”等等都是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无论是月薪5000还是月薪过万,有个孩子都会拉动家庭教育消费,家长们起早贪黑的忙不停,月末积蓄所剩无几,却还是在孩子教育上“不能停,不能输”。各大培训班大张旗鼓英才腾飞,各个幼儿园力求优质创新,各种教育产品琳琅满目。只要对孩子有用,报!只要孩子喜欢,送!只要别的孩子有,买!只要是为了孩子,都值得。是啊,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呢?
可是,繁衍而生的教育产链那么多,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有用的呢?可是,教育仅仅是依靠“报”“送”“买”这些行为来强化吗?教育从来是不能用人工智能取代的行业,因为教育有情,有“情怀”。而这种情怀是老师给予的尊重,关爱,启发与等待。可是,现在很多家长看不起那些对自己孩子进行保育教育的幼儿园老师。
1
教育有情,我想当老师。
我依旧记得儿时写作文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植物的文章,我举起手告诉老师自己不想写植物,想写动物。当时全班人都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可能觉得我是在跟老师唱反调吧。没想到老师对我微微一笑并说如果我确实有自己想写的可以自己选视角和主题,但要用上我们写植物的方法,比如外形描写,细节描写等。当时我就感觉心里特别暖,特别舒心,特别感激。因为那天我家的猫被邻居家的狗咬死了,我很伤心,我想再忆一下我家猫的相貌、习惯、个性、特点以及我们之间的趣事。就这样在得到老师准许的“圣旨”后,我奋笔疾书洋洋洒洒的写了3大篇,写到我与猫的趣事时百感交集,乐与悲交融的泪水涌上眼眶以至于滴湿了作文纸。老师巡回监督走近我身边拿起我的文章看了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老师理解你失去心爱动物的心情,你的文章写的很好,再接再厉。那一刻,我觉得老师就像一位知心好友,你不需要说太多,她的微微一笑,她的我一句都懂会让你如释重负。从小向往教师职业,如今自己由学生向教师角色转换的时候,特别想坚守当初那份初心,多尊重理解孩子,当他们有违反我要求的举动时不忙着质疑与制止,多给孩子点时间,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所以我相信很多人如我一样,因为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从此燃烧了爱学生的心火,暗诉说“长大后,我想成为你“的心语。
2
教育有爱,我想当好老师。
我刚接触园里的孩子时,发现鹏鹏不喜欢加入集体活动,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儿玩具,特别是在幼儿做课间操时他宁愿坐在凳子上看大家活动也不愿意跟大家一起活动。我走近他的身旁问”鹏鹏,请你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好不好?“他别过头不理我。“看呀,你的伙伴们跳的多棒,我们加入他们吧,老师知道鹏鹏是好孩子”。他摇了摇头说“不去,我不是好孩子。””鹏鹏,老师很喜欢你,我们可以做朋友吗?”“我试着通过移情心理拉进和距离带动他加入集体游戏。”“我不喜欢你,你不是我老师。”他推开我拉他的手大声的说。那一刻,我觉得心特别难受,有一种挫败感。但是我一直将在学校时,老师给我们的一句警语记在心上“要用生物多样性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是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也好,有攻击性行为也好,智商或者习惯不良也好我们都要一致关爱与包容,并且相信他们可以变好,可以更好。于是在后来的活动,我特别关注鹏鹏,当他做不当的行为时我及时的拉过来。还记得那天午睡,他一直用脚踢柜门并且拿了一个车的硬贴画在手臂上跑来跑去。“鹏鹏,该睡觉了,大家都睡了,你这样会吵到大家的”我有些不耐烦的说。他继续玩儿他的车。我沉下心,坐在床边轻声说“鹏鹏,老师知道你很懂事,就是现在睡不着想玩儿车对不对?”
他不说话,但动作幅度明显变小。我说“鹏鹏,老师想跟你做朋友,我们击个掌,以后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他拿出手跟我击掌,但第一次我们只擦个边。“真没默契,再来一次”我笑着说,他也笑了。我们又击了一次。他更开心了。“我们再击3次掌就去午休啦”“1,2,3”3次掌击完后我把他的车拿走让他躺下,然后拍了拍他。然后轻轻唱摇篮曲把歌词改编成“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老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慢慢的不到5分钟,他睡着了。
那个中午对于我来说特别有成就感。不仅是哄了鹏鹏入睡,而且还拉近了跟鹏鹏的距离。还好,我没有因为孩子的一句“我不喜欢你而”放弃做老师的教书育人责任,没有因为孩子的“小个性”放弃教师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我甚至觉得,满满的爱涌上来。我还是20多岁的小姑娘啊,我还没结婚没孩子。可是,我觉得好幸福。
3
教育有道,我想走下去。
前几日觉得很失落,因为跟妈妈打电话,妈妈反对我一直从事幼教工作。尽管我告诉妈妈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学前教育,孩子的教育有规律可寻,幼儿教育是有技术含量的不是传统观念上的“保姆”。甚至还说3岁看大7岁看老,我们幼儿老师很重要。但她都听不进去。她就觉得很难接受一个村里人眼中从小就是所谓的学习苗子,本科毕业了还去教幼儿园。还说身边高考没考上或者初中毕业的才去学幼师。言语中还有声音哽咽,怕是我让她失望了吧。曾经自己也是让她骄傲的女儿,现在却成为她羞于说出口的大学生。我是很能理解妈妈的想法,就像那天来园里听公开课的一个家长,因没有预约还有时间的问题,当天不能参加需要预约下一次。她生气的走了,留下一句:“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幼儿老师”。当时的我正在旁边为别的家长倒水,我听了,我不语。就像去家访的时候,家长都带着警觉性跟我们交谈,言语中表达着“我交了这么多钱,你们提供精致的服务是应该的;我们希望老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希望把孩子交给你们了,希望孩子能吃饱饭,不受欺负……”。合乎情理的愿望中依附着对老师的怀疑与服务要求。所以我也理解我的妈妈啊,因为她也重视她女儿的教育,希望她女儿活的安定而体面。
可是,我想在这条路走下去。如果用心学了这个专业,有了一定的技能和理论的人都选择逃避而不去教孩子,如果每个学前教育专业者都这么想,那以后等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教育她们的人又会是谁呢?
4
教育有心,我想好好走下去。
即使在今天,很多家长和亲戚甚至在座非学前领域眼里,幼儿教师是任何人都可以当,工资低,工作内容就是带孩子玩儿,就是负责孩子吃喝拉撒睡,不需要什么学历……大学开学前我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大学后,我从排斥到了欢喜。在工作中,累吗?有累的时候,有看不惯的地方,有抱怨的情绪,也有畏惧的时刻。可是, 当我和孩子有单独接触的机会,我会蹲下来,多问问孩子怎么想,为什么这么做。可有时候我看他们我觉得挺搞笑的,说不清什么道理,好像就是这样。我以前说我不喜欢孩子,爱哭爱闹,可是现在我在路上见到陌生的孩子,我都想去逗逗他。我在学校里不喜欢舞蹈,但是现在我觉得对着孩子我讲故事,跳舞都特别自信和自在。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像成人一样去评价你做的专不专业,好不好,你只要去感染去号召,他们能懂那么一点。做环创时,看着空空的墙一点点装饰起来;看着自己手机里都是素材截图;想着做时在考虑色彩搭配,班级年龄和风格;因材制宜力求开拓创新,做坏的地方想想怎么“化危为安”;想着怎么节省资源。我也不敢相信这是一向在学校里交手工作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到了工作时追求精致的我。所以,我想保持初心,好好走下去。
嗯,希望有一天我会是一个好老师,会是一个幸福的人,会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孩子的教育很重要,资源很重要,幼儿教师也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