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问答案都不同
有朋友告诉我,“不行呀,一两个月不出去一次,人会受不了”也有朋友说“我不懂你们说的风景哪里美,我就宁愿在家追番打游戏”。所以,这个问题在不同的人,答案也不一样,我只能借着这次去峨眉山做出自己的回答。
(普贤菩萨镇楼)1
其实以我来言,旅行应当是生活的选修课,毕竟觉得自己是个宅男,电影很好看,手机也很好玩,再不济看看小黄书也挺好。旅行什么的实在排不上号才对。
所以我冥思苦想,它大概是工作的一种补偿或替代。是了,工作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事,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有时获得意义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工作,免得陷入空虚。
当然,如果是不喜欢的工作,就该如鲁迅先生说,“自由固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这时候,旅行更像是卖掉了自由之后的反抗。
不过愿意拿来对比的还是日常的生活(除了工作你还有生活的话)。毕竟旅行其实不便宜,也花时间,不能隔三差五就任性一把。
就好像生命之于死亡,为了对抗死亡,总想把生命过的很精彩。为了不那么平庸的日常,也只好偶尔出门几次,这样就可以和人说“原谅我放荡不羁爱自由”了。
(看吧,自由的典范)2
记得从峨眉山上下来的时候,油然而生一种“天下名山去其二”的感觉。好像完成了一个未曾明确定下的目标,起码以后提起不会说,“诶呀,还没去过”。
想要去某个地方,或者做某件事,这应当算是一种执念。私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把它变成现实。这样不论结果如何,多少会对这件事有更多的认识。
就好像你经常鼓励人家“遇到喜欢的人就得去追呀,不然怎么知道自己真的没有希望呢?”是的嘛,不然永远怀抱虚妄,不是更加可笑吗?何况未必是个坏结局。
不出门看看世界,也不会知道究竟是宅家里吃西瓜吹空调来的爽快,还是念想之地的际遇更加美丽动人呀。
(有舍有得,个人选择吧)3
再下来,其实更多就是收获而非原因了。不过一次收获,也就是下次行动的原因?能有些什么收获呢,主要还是见证和经历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意思是,读书基本都是白读,被坑几次就会印象深刻了,只要,你不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旅行是很能收获人生经验的事,不小心就容易被坑。哪里有比被坑更让人成长呢?也有可能会收获更多的轻松纯粹的帮助,这样的善良也是难得的成长。
这次还想通了另一件事:许多人评价这个世界坑的时候,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狭隘和吝啬。或许这也是一个偏见,不过,只要不打算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总是轻松些。
(装作此处有青苔)经历,该怎么说呢,这回有两个收获,真切地看到了“苔痕上阶绿”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没有拍下来(也拍不下来的嘛!)以后用这句不会被胡适批评了……
再有一个,你会相信一个人爬山爬到看到下坡都恐慌?强烈怀疑自己走错了路,又不敢肯定,况且这个时候其实完全抬不动脚了。
全靠“不接着走没有地方可住,回去恐怕更远”这种信念在支撑。
但是过了某个点,腿也不抽筋了,膝盖也不疼了(没有吃盖中盖这样),一下子健步如飞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突破极限吧,以至让我觉得这次走上来真是值了。
老实说,如果提前知道的话,大概根本不愿意去。突破极限这种事,虽然特别爽快通透,如果可能,我还是宁愿窝着享受。这大概是也是旅行的益处之一。
(真——彩蛋)随便的总结:
我的老师教过一句话,到现在仍时常想起来“做任何事情都会立刻有所回报,不论是好是坏”
现在对它的理解是。如果不能从所做的事情当中找到哪怕一点意义(哪怕是坏的),请你停下来,要么找到,要么离开。
那么,愿你一路前行,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ps:出门旅游还是需要做攻略,这句话我听了3年了,现在才觉得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