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成长励志
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作者: 22c47a350e2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8:00 被阅读14次

    事物与人生,其最关键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一个是“时”也,一个是“位”也。世界上最大的学问,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就是“度”,比如做事积极也好,稳妥也罢,没有一个绝对的对和错,关键之于在于把握那个度。说话做事的学问在于把握好“时”和“位”两个字。一句话今天说是对的,换作昨天或者明天就不一定对了。因为“时”,“时间”、“时机”不一样了。同样的一句话一件事,即使在同样的时间,群众说或者做是对的,而领导说或者这样做就未必对了,在河南这样子说或者做对,但到了河北这样说或者做就未必对了,因为“位”、“地位”,“位置”不一样了。

    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我们把这一视角放在中国几千年的时间纬度上看观察,我们就更会体会到这意味了。无论是君臣的臣、夫妇的妇、父子的子,还是其他诸如此类的跟随者,其当行的道就应该像母马对种马那样,顺从而忠诚;凡事应听从指挥,不必强做主张,而一旦决定的事情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做;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角色,要在同类中做交朋友,离开同类交朋友必定会让你失去朋友,比如一国的高官到处乱跑,跑到其他国家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交朋友,那本来国家的高官谁还敢和他交朋友呢?比如一个有夫之妇,常常和别人的有夫之夫勾勾搭搭,那成何体统呢?

    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儒家思想之中,有一组影响后世至深的伦理道德的观念叫“三纲五常”,三纲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一观念最早出自西汉的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这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似乎存在着天定、永恒不变的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所谓的“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有人认为,儒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保守消极,愚忠与贞洁的思想。其实我们不只要历史的去看待这些,并且更应该深刻全面的去理解它的内涵与本质。

    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现实中这种关系不止存在于夫妻、父子上和历史上的君臣的关系之间,也存在于上下级、主配角之间。这样一种主从关系或者配主角的关系一旦形成,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组织上命令组成或者以其他形式形成的,只要形成这种一种关系,各方就要遵守各方各自的“道”。孔子老人家是个明白人,他讲“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论语·泰伯》),后世往往认为这话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对应的是在“在其位,谋其职”。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却谋其政,这天下非大乱了不可,所以在其位就应该谋其职。比如在单位里,做过正职的都应该知道,很多事情可能是不做正职永远碰不到的。但在做决策呢?或许上五个副职,再加上一些中职和员工,讨论起来七嘴八舌,管人的说人的事,管财的说财的事,管事的说事的事,最后一拍板,或许最后从人、财、事看的角度看未必是最优的,但或许这个不是最优的决定就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手下不知老板的难,如果各自谋各自的政,这天下就各得其所了。

    所谓识时务,就是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应当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事情,这样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俊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一个“识时务”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nr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