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活着》的,大概这就是所谓余华的极悲主义了,就像他所指导的动画《神厨小福贵》。一样的开始,一样的结束,而变化着的,只有人们路途中支离破碎的心了。
想来人活在世上,总得有点盼头啥的。说到底,希望总是有的,噩运也总是存在着的,而能够在两者间挣扎着活下去的,便是那些朴素的人们了。福贵老了,那头牛也老了,它陪伴着他,正如当年他陪伴着佳珍,就这样相互依存着,我们都有活着的念头。这是我从书中领悟到的,而不是我所思考的,这种感觉正如当年看高尔基的《童年》三部曲,看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这种迷茫和苍凉感,不是简简单单的放下书就能停住的。所谓的真实的迷茫,正是那种在目睹了极度的悲伤后所触发的,后续而不断...
这种感觉,不错的,只是现在看来与当初的描述不一般了。先是小学时看的《童年》,内心疑惑不断,为什么人心如此,他们总做着令人害怕的事情,反观与阿廖莎那份微弱的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人为,逆来顺受。如今再看《活着》,从前到后,无尽的悲凉,又是谁的错呢?--谁也没错,虽是人为,却也难尽意,便将之称为天道了。
记得有次一位国外读者问到过余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间轻微的分界在哪里?”余华是这样回答的:“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故事。”
这就是我要说的了,所谓活着,不是一味的忍受和承担,而是用心经历,用心体悟。福贵谈起回忆时是那么的平淡,像是在讲着一段古老的故事。这不是遗忘,是沉淀,是在那片黄土地上生活了几辈子的人们所拥有的沉淀,他们,才是活出了精彩的人,这精彩不是热闹,是沉淀后的宁静,在他们平凡生活中的那份宁静,让他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以活着。
学会活着自然我是喜欢这份沉淀的,在我看来,这份沉淀充满了魅力,前几天和妹妹说起生活这个话题,她问我将来要是她没出息了会不会养她。我笑了下,我若是有能力,自然会好好待她,只是我向她诉说了我的想法,其实我大多时觉得自己活的像个书本里的人物,不现实,之前也有人吐槽过我,我所向往的生活,隐匿于世外,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之地,盖一间竹屋,在竹林之中,与世间隔绝,不去触碰外界的喧嚣,不去争什么功名利禄。我,只想做自己。妹妹笑着说我这个志向很远大,细想也是如此,世间之物,随岁月变迁,留下的,又谈何容易。而我所向往的这种生活,正是前面提到的所谓沉淀的魅力,这份沉淀能够给人一种安宁感。
学会活着前后看了这么多,有一种思想,到现在仍存在而变化着,农村里的贫苦人们总向往着城市里的生活,反倒城市里过着富裕生活的人们渴望着乡村的宁静。我不是议论,而是讲这份宁静,希望将这份宁静,这份只有在自身处在那样的环境里时才能感受到的宁静分享出去,倘若有一天你累了,不愿再去争斗,那就回头看看这片土地,来感受这番宁静吧…
思绪万千,转眼间我仿佛已身处在老人生活着的这片乡村,身旁是颗很高的树,看上去已有百十来年的岁数罢,天上下着细雨,走在这乡间的路上,淋着雨,格外舒畅,不远处便是一片片农田,田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愈发的绿,向田那头望去,有一个老人,扛着锄头,身旁跟着一头牛,两人似在雨中相伴着归家去了,只听那老人口中念叨着:“福贵啊,你老了,我也老了,都走不动了,咱两一起,也好做个伴了。”再往下便听不清了,但看着老人的背影,仍能感觉到那股生活着的念头,福贵是这样,牛也是如此,活着,总得有个盼头罢。
学会活着不论经过多少的变迁,时光荏苒,亲人离去,留下的人们啊,总得活着。那天看到很感人的一段话,你出生的时候,你在哭,周围的人在笑;你离去的时候,你在笑,周围的人在哭。同样的,想想你小时候生病时,是母亲陪在你的床边,伺候着你,关心着你,多年后,母亲老了,走不动了,生了病塌在床上,那时的你又身在何处呢?人心呐,都是肉长的,学会活着,更是学会生活。
福贵终是走了,他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自己,到了他时,怀着悲伤而充满快乐的走了,他留下的是朴素,一个农村人所具有的朴素感,你该懂得,这是生活,你该虔诚,学会活着。
这片土地,终是要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