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闲话电影』
猛虎记——评电影《少年派》

猛虎记——评电影《少年派》

作者: 苏文若纨素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0:45 被阅读27次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提笔之前,我想先讲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和我后面所讲的内容并没有任何关系。

      1884年,Mignonette号沉没,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3名船员,还有一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17岁男仆。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3名成年船员杀死了孤儿理查德•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还。

      PI的航行史,就是一部印度的发现史

      第一个发现印度的航海家是麦哲伦,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PI提出了这样一个设问,哥伦布的远行,不就是为了发现印度么。

      这个设问把航海学的常识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在大海航时代的开启之时,西班牙王室并不满足于欧洲大陆和目光所及的海域,对空间的不满足促生了一次有一次带有殖民意义的远航。以文艺复兴之前的地理学概念,认为海的尽头要么仍然是海,要么就是上帝的居所,因为根据圣经的意思,海跟天相连的一体。

      麦哲伦的航行,就像是一次黑夜中漫无目的的远征,如果遇见上帝,那么他早早就做好了下跪的准备,然后恳请上帝给予他满屋的黄金和一块能够让自己成为总督的土地。事情发展的结果,相信很多比我还要清楚,相比于那些肤色暗黄,赤身露体,粗鄙不堪的印度土著,麦哲伦肯定更愿意相信他老家的那群人才更像是上帝的子民。虽然没找到上帝,但是麦哲伦依然实现黄金和总督的愿望,

      这是一个讽刺故事,也是神性名义下贪婪的真相。而哥伦布是一个奇葩,他没有选择麦哲伦开辟的安全的东方航路,而是带着地圆说的信仰,从西海岸出发去寻找神秘的东方世界。也就是说如果地球不是圆的,那么哥伦布的结局就相当堪忧。

      从奇葩的角度来说,PI有共通之处,他没有像常识所理解的那样对凶猛的老虎敬而远之,而是伸出手臂试图给它喂食。这是一次有悖于传统的危险尝试,被父亲即时的制止了。如果联系后文,将老虎看做PI的衍生体的话,那么就是PI在少年时曾经想叛逆于整个三纲五常,事实上他也多次这么做了,不过在他想变成另一个哥伦布的时候,父亲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个世界并不是看上去那样美,而是弱肉强食的地狱。

      PI的信仰史,就是一部印度的宗教史

      PI的信仰过程是从印度教到基督教到伊斯兰教,这是一个暗喻。

      联系整个印度历史来看,这个过程是有迹可循的。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本着人生而对神的敬畏和礼赞,婆罗门教形成,这是印度教的前身。之后就跟基督教一样,随着时间演变和阶级利益加剧,又下分了诸多教派,比较典型的是毗湿奴派、湿婆派及性力派,但依然统称为印度教。

      在公元12世纪,新航路开辟,神秘的东方姑娘揭开了新娘的面纱。跟所有的夫权婚姻一样,丈夫总是想让妻子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车同轨,穿同衣,书同文,语同音,当然连信仰也不能例外,这才是殖民文化的真正可怕之处,它占领的不仅是土地,更是土地上面的历史。西方宗教的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形式进入了印度,但是不同于美洲大陆的是,任何一个有着过千年文明的国家,都不可能彻底被外来文明征服。

      不过,也同样的,来自于对耶稣的信仰,也打开了印度看向世界的眼睛,如PI所说,“是印度教让我认识了上帝”。公元15世纪,随着蒙古铁骑横扫欧亚,部分伊斯兰教信徒被迫南迁。印度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这批带着苦难而来的真主子民。

      不过,以我之见,接纳本身也有其深远的政治和宗教意义,从以后的发展可知,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初期因在思想上有所交融,继而联合遏制佛教在印度的影响。15-17世纪印度佛教遭到严重破坏,史称“伊斯兰教入侵”,其实是一次对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之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分庭抗礼,并在某些区域仍旧保持着很大的势力,也为近现代印度国内因宗教信仰引发的流血冲突埋下祸根。PI的信仰史,就是一部印度的宗教史,缺乏哪一个都不能称其为一个完整的印度。

      就像影片中用上帝的家有许多房间来比喻宗教的多样性,而这个上帝的家恰恰又与印度本身何其相似。

    PI的更名史是一部印度走向自治的独立史

     π在数学定义里面是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被近代数学家看做是最美的数学符号。

      正因为它的无穷解,所以它象征了无限的可能性。PI执着于把这个名字告诉所有人,告诉所有人关于它的美和所蕴含无限可能。就像是印度在19-20世纪,以圣雄甘地为代表的一批印度高级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所努力的那样,告诉全世界印度是一个独立自主自由民主的国家。

      电影中的PI原名取自法国富人区一个游泳池的名字,印度语系中意为“小便”,隐含了几百年来收到英法列强殖民奴役的屈辱历史。而电影中的PI通过他的执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圆周率美的诠释(印度人民的智慧),换来了他的同学(甘于奴役的印度居民),数学老师(宗主国侨民),校长(殖民地统治者)的尊重。

      PI的更名史,是一部印度走向自治的独立史。说到这里,通过《LIFE OF PI》,我所想表达的主题才初见端弥,如果将PI看做是印度历史的一个象征的话,那么这部影片的三重映射也就跃然纸上。 (PI—老虎—现代印度,母亲—猩猩—兼具反抗和软弱的印度新兴资产阶级,厨师—鬣狗—暴力统治的既得利益殖民者,水手—斑马—既向殖民文化妥协又对独立人士寄予同情的印度保守人士,详见后文《少年派的三重映射》) 后记: 将《LIFE OF PI》译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失作品本意,我更倾向理解为“方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猛虎记——评电影《少年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p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