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集天使,望故乡
越人语|吃食|箸夹头

越人语|吃食|箸夹头

作者: 须弥山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8:20 被阅读0次
    箸夹头

    有一天放学后,我正坐在长条凳上出神,二哥忽然问我:“豕爪的豕怎么写?”

    我随口答:“狼奔豕突的豕。”

    刚说完,心里就惊讶了,这个“豕”字,我是刚从课文《天山景物记》中学来的生僻字。原来我们这儿的人那么有学问,连“豕”字也认识,而且还是日常用语!

    豕爪,城里人通常叫它“猪蹄”,或者“猪脚”。

    方言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古老的词。

    古人叫筷子为箸。借箸代筹,看上去特别文气。我们老家方言中,筷子就叫筷子,放筷子的器具用泥烧成,形状质地与砖头一般,中间有两个方孔,一托深,名叫筷水笼。

    小时候,母亲经常做一种面疙瘩:

    烧一锅水,放上配菜佐料,将面粉和成糊糊,斜端着小钵盂,用筷子将面粉糊糊夹到锅里,面粉遇沸水就结,有点像做蛋汤。一钵盂面粉夹完,一锅面疙瘩也就做好了。

    它看上去很粗糙,味道却很好,又名“面筋斗”“面疙瘩”,我们老家叫它“箸夹头”。

    “箸”这个古字,我们方言中也只有在这个吃食的名字里还保留着。

    箸夹头的头字是后缀,念轻声,它的构词方式也很有意思,主谓结构加上后缀,变成了名词,不知还有没有类似的词。

    老式的灶,一般有两只镬,一只大镬,烧猪食;一只小镬,烧饭菜。小镬并不小,烧一锅饭,足够十来个人吃。这两只镬之间,有一个胆状的铜罐或铁罐,名叫汤罐,只盛水,不炖汤(汁液)。烧大镬、烧小镬,汤罐都能得到热量。冬天,就舀出汤罐水,洗手洗脸。

    汤罐的汤,就是热水。这层意思,在一些固定语中还存在,如汤婆子、赴汤蹈火。

    火苗直接烧在大镬小镬底部,与汤罐隔着一层。镬里水滚了,饭也熟了,汤罐里的水还只是温的,不烫,因此俗语中会有“锅子里不滚,汤罐里乱滚”这样的嘲讽之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人语|吃食|箸夹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pr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