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集天使,望故乡
越人语|吃食|南瓜蒲子

越人语|吃食|南瓜蒲子

作者: 须弥山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03:04 被阅读0次
南瓜蒲子

大话三十三,南瓜蒲子当晏饭。

这个顺口溜读起来轻快得像流水一样。

有人对对子,说:“小说”,对曰:“大话”,又说:“写小说。”对曰:“讲大话。”讲大话,意思是吹牛。

三十三,是指数量很多,读作“三亦三”,在我们老家的方言里,“又”说成“亦”(或者应该写成“益”?),“三亦三”也就是文言中的“三十又三”。

小时候,我们村里经常有人挑着一担南瓜,步行十五里路,到镇上去卖。一般是一分钱一斤,如果卖上一分半,就是极好的价钱了。镇上人刁,用指甲划破南瓜皮,放到嘴里一尝,就会知道南瓜粉不粉。烧饭时蒸上一些南瓜,是简单的吃法,孩子们抢的是有蒂头的那一块,可以很优雅地拿在手里吃,不必托着整块南瓜。

如果煮上一锅南瓜,除了蒂头,还挑烤焦了皮的吃,而大半会浸在汤水里,是准备喂猪的。这汤水非常的甜!和着南瓜瓤拌成一碗,特别好吃。

我们还像盼着春节一样,盼着大人烧南瓜饭,而且会很积极地削南瓜皮。有时妈妈还会做南瓜饼,我们站在灶边看着整个过程,就像看老师傅制作工艺品,吃倒成了次要的了,这情形,在那个饥饿的时代是非常少的。

蒲子有很多别名,蒲瓜、瓠子、匏、长瓜、夜开花、葫卢。我对蒲子的印象比较浅,因为我们家的自留地里种得少。一般就两种吃法:蒸熟吃、做汤吃。蒲子汤里面加上笋干或者干菜,很鲜,又能消暑。

所以,我不明白这句谚语为什么要这样说。

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在外面喜欢吹牛,家里却很穷,只能靠南瓜蒲子充饥。它是一种善意的嘲笑,不是一句刻薄话,在笑话别人吹牛时都用得着。若真要说别人穷,却并不使用。

晏饭是指午饭,这里不说早饭或夜饭(我们老家不说“晚饭”),我想是为了押韵,是一种句内押韵现象:三十三、晏饭,说起来平稳轻快。

我想,南瓜蒲子当晏饭,很好啊,又粉又甜又鲜。我连乌糯也非常想吃。乌糯是山上一种刺藤的块根,六十年代初青黄不接之时,用锄头挖来煮熟了当饭吃的,可是极不容易消化。还有一种糠头麦果,用糠掺和着一些米粉做成,在学校忆苦思甜时分发过,可我正好生病没上学,没能吃上,一直不能释怀。

我当时只觉得好玩,确实不大明白生活的艰难,一年到头,每日都有三餐,都要有东西填肚子,那时是很不容易的。这个轻快的俗谚,其实是不轻快的。

相关文章

  • 越人语|吃食|南瓜蒲子

    大话三十三,南瓜蒲子当晏饭。 这个顺口溜读起来轻快得像流水一样。 有人对对子,说:“小说”,对曰:“大话”,又说:...

  • 越人语|吃食|思鲞

    黄鱼思鲞,半斤八两。 思鲞是黄鱼做的,半斤等于八两(以前的秤是十六两制),所以这句话是说,两个人一个样,或旗鼓相当...

  • 越人语|吃食|箸夹头

    有一天放学后,我正坐在长条凳上出神,二哥忽然问我:“豕爪的豕怎么写?” 我随口答:“狼奔豕突的豕。” 刚说完,心里...

  • 越人语|吃食|光棍米饭

    上初中了。我背着书包,提着饭盒去五里路外的学校,路过村东头的圳边,遇上一个比我大几岁的姑娘,她笑着说:“咦——你吃...

  • 越人语|吃食|搡年糕

    吃力不讨好,黄胖搡年糕。 我老家旧屋门前的檐下,靠着一根斑驳的木柱,曾长久地放着一口捣臼,直径一米,用整块的石头掏...

  • 越人语|吃食|食祭

    “吃着麦稀糊游西湖——祭得恶有趣。” 以前说过的这句鄙薄人的俗语中,最刻薄恶毒的并不是“恶有趣”一词,而是“祭”字...

  • 越人语|吃食|格公格婆

    格公格婆,摘颗吃颗。 格公格婆就是野草莓,简称格公。这两句话与其说是谚语,不如说是童谣,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的。在我...

  • 越人语|吃食|苋菜梗过酒

    苋菜梗过酒,前世不修。 苋菜梗三个字,我老家的读音如“酣菜光”。 苋菜梗是旧时农家常备的菜。苋菜长到一个多高,砍了...

  • 和子饭

    和子饭 天儿凉快,琢磨着晚饭的吃食——和子饭! 和子饭家乡称之为菜饭,里边儿有豆角、南瓜...

  • 越人语|语言|“着!”

    旧小说中,高手一箭射出,一刀砍出,或者一拳打出,会喝上一声:“着!”就连观音菩萨去收服红孩儿,拿个“金箍儿”扔过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人语|吃食|南瓜蒲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ku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