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1910—2000),原名胡以撰,福建永定人,革命美术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名教育家、活动家、艺术家。1949年率领华大美术科与徐悲鸿率领的北平艺专合并组建中央美术学院。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党组书记,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美协第一、三届常务理事和第二届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木刻《饥民》《失业工人》《到前线去》等,油画有《开镣》《红军长征走过的偏桥》《前夜》《挖地道》等。出版《胡一川油画风景选》等。
image胡一川 开镣 油画 1950年
胡一川不关注艺术本体以外的东西。一直生活在社会变革的漩涡里,当年鲁迅在厦门演讲的时候,他就接触了鲁迅,为了寻求自己的意向,去到上海,进一步与鲁迅接触,在1937年,抗战开始后,再去到延安,在延安鲁迅文艺学院任教。到北京之后,胡一川和徐悲鸿,一个作为党组书记,一个作为院长,把第一个国家级的美术学院建立起来。1954年,他又毅然南下创建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一来就是一辈子。
image胡一川 转战前夕 1977年
从厦门到上海的,从延安到北京,从北京到广州都是文化艺术领导指派他去哪里就去那里。那个时候他就像一面旗帜一样,难办的事他来做。所到之处都干得有声有色,很厉害的一个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他还能够在艺术里面保持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追求。
image胡一川 前夜 油画 1961年
中国的八大美术学院,胡一川创建了两所。但他在艺术上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与个性追求,这是很难很难的,所以他有很多动人的东西。他可以不因画画而影响工作,却难以因工作而不画画。
image胡一川 到前线去 1932年
胡一川的版画很出色,油画也很出色。他本性喜欢色彩,在杭州艺专也是学油画,由于时代需要 他拿起刻刀。到延安前,他把油画箱放在一个朋友家里,说明他仍放不下色彩,面对油画和木刻、色彩与黑白的矛盾,他首先以版画确立了自己在美术史上的地位,晚年又回归到油画上。
image胡一川 八百壮士 1938年
粗狂的笔法,浓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不加细腻的雕琢,没有过分的强调物象的造型,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一种稚拙的意趣,给欣赏者带来美的享受。胡一川油画风格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简、粗、重、拙、辣、力。
image胡一川 卢沟桥抗战 1938年
简,就是单纯,他的画面结构单纯大气,难得在于单纯但不简单空洞,单纯中有非常充实的内涵;粗,就是粗犷,特别是用笔十分大胆、果断,一气呵成,并善于用短而粗的笔触抒发胸中块垒;重,就是用笔用色浓重,造型有很强的体量感、重量感;拙,就是造型和用笔稚拙天真,没有丝毫油滑习气;辣就是色彩浓烈、用笔有生涩之美,没有那种奶油腔;力,就是力度。他说:“当音乐变为大家的吼声时它能产生出伟大的力量。”他的版画是大众的吼声,他的油画犹如夯歌。
image胡一川 攻城 1946年
胡一川有一句很有名的口头语:“做人要老实,作画要调皮”。他很早就抓住了个性,抓住了就死死不放,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批评,始终坚持。 “风格即人”。真实、真诚、质朴,胡一川不仅对 艺术 如此,他的为人处事也是如此。他的人品、画品是一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