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百祥曾说:“周星驰绝对是代表电影界的奇才,所以他不跟任何人交往,你有见过周星驰有朋友吗?天才横溢,一切完美,但不用做朋友。”
陈百祥表示:自己跟周星驰拍戏时没有多少交流,只是工作上关系,他俩合作也并非周星驰的邀请,一切都只是向华胜的安排。
“我在香港,确实感觉周星驰没有朋友。”
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想起点什么,随便聊聊周星驰,聊聊周星驰的天才。
在很多普通影众心中,这些年,周星驰很有些江郎才尽。自从他转型当导演之后,《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西游伏妖篇》每每被人诟病,很多人说没有九十年代周氏喜剧的那种酣畅淋漓了,没有那种轻松简单一笑到底的快意了。
老猪20岁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但这些年,越来越觉得不是这么简单。举个很小很小的例子:2004年《功夫》刚出来时,底层主角们居住在“猪笼城寨”这种独立又自成体系的贫民窟,你说故事设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什么精彩之处?
没有,当时完全看不出。
13年后,大陆最优秀的青年影视人之一卢正雨,拍摄了喜剧《绝世高手》:底层主角们生活在“堕落街”,发生一连串故事。完全就是《功夫》故事设置的翻版。
同年,另一部大型喜剧《妖铃铃》,亦是翻用的同样的故事设置。
你可以说是因为周星驰太老影响太大,已经洗脑了80后们如卢正雨的世界观;
你也可以说是资本为上,资本求稳,资本限制创新,以至于导演只能拍摄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
但老猪隐隐觉得不止于如此,这个地方恰恰是周星驰的天才之处。什么是天才?他能敏锐、超前、精准地捕捉到他所在行业的痒点,从无到有,创造出一个生动、典型又扎根现实的东西来,搔到无数人的痒,又让人觉得无比自然,径而很自然发展成人们日常的一个文化现象。
我一直没发现周星驰在演员方面的天才,他的电影是很好看,他的喜剧风格独树一帜,但他没有梁家辉、梁朝伟、周润发等巨星,乃至于很多金牌配角的“角儿味儿”。这个不好形容,简单说,就比如梁家辉,他演黑老大,演父亲,演倜傥公子,演底层市民,演犯人……他演的任一角色都让你感觉现实中活生生就有这么一个人!生动、有神韵,立体。
而周星驰呢?你仔细想想,不勉强,不强行,他的电影很好看,但他有过这样的角色吗?星爷的脸上总有一种死板,放不出光来,就像《功夫》中的幼年哑女,心里苦,很单纯。
但随着所阅越多,你反而会越来越发现周星驰的天才,个人感觉他的天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能迅速捉住观众想看什么,敏锐捕捉到电影的灵光点,超前性地凭空构建起一个故事的天地;二是完美主义地精益求精,他要求自己、演员、同事等一切参与者反复琢磨、修改、打磨,他要做到他所能见、能感知到的最好!
所以,你看,他转型导演后的作品,我们不觉得有多惊艳,多让观众心花怒放,但是,其他人拍不出来!只能去模仿!
比如《西游降魔篇》,当初无数骂声,但是你现在再看看,这种兼备深度思考性、浓郁娱乐性、现实人性的电影,是不是大师作品?
这几部在豆瓣上被网友们评为六七分的电影,其实与姜文这十几年的八分电影一样,都是如今时代的顶尖天才之作。只是姜文个性奔放流淌,鬼点子特别多,容易让人看得心旷神怡,让人看出精彩。而周星驰,内向封闭孤独,他一直在电影的内核中讲一颗童心如何在人世中沉浮,尤其在做导演能控制电影灵魂后更加直白直接。这样的讲法是很难出彩炫目的。
从这里,你会发现,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讲述自己的灵魂,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生活工作中阐述自己的灵魂。
那些伟大的人,与一切平凡的人,都是如此。只是前者因缘齐备,继而灵光更多,挖掘的更深而已。
最后,作一个通俗简单的总结:我们为什么觉得周星驰电影不如以前精彩了?
九十年代,他开路边摊,只做胡辣汤炸油条,风味极佳,我们吃的特别开心。
一二十年后,他开大店铺了,不只做胡辣汤炸油条了,他煲汤、炒菜、煎煮烹炸无所不能。但我们觉得,还是以前的胡辣汤炸油条好吃。
其实,如今的你再吃到那样的味道也没那样的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