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01758/6eee143d9b6edb8b.jpg)
又有两周没更新了。怎么办?
千万不要一懒不可收拾。我提醒自己。
前天跟老公一起去看了《无问西东》。回来我说我就写一篇观后感吧。
可是想了很久,也不知如何下笔。
于是,我问老公,看完你有啥想法,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教我写一写如何?
他说千万不要为了写而写。我的感受是我的,不是你的。写出来味道就变了。写你所想,写你所爱,无问西东。
说真的,这个电影我真的觉得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看。年代切换太快,穿越感太强,似乎抓不住重点。
观影前,看大家都在说看得眼泪哗啦哗啦的,很感动。但我咋一滴眼泪都没流呢。
连老公都说他都流了两次泪。真的假的?
他说当他看到王力宏架着飞机去撞敌人的军舰,与敌军同归于尽的时候,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说如果是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相信他也会这么做的。也许这就是一个军人的天职和使命。他们那种天然的超乎寻常的家国情怀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所理解不了的。
我看着他,忽然就对身边这位当兵近二十年的老兵同志增添了许多敬意。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1758/0743d35ba4df2c7c.jpg)
电影看似“线”很多,故事好几个,但其实都是在说一件事,那就是追求自己的真心。用追求自己的真心这根无形的线把所有故事串联起来。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是王力宏与妈妈的书信往来,还有妈妈到学校来与他的那番对话。感觉“大户”人家的妈妈和孩子气场就是不一样。特别有教养和学识的样子。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富家子弟,他不是光靠富有金钱就能培养得出来的。
他是那个时代一个真正的高大上的“西南联大”生。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祖国和同胞遭难,他决定弃文从武,救国救民。
可是,妈妈搬出家训,阻止他去当兵,因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只要上战场,就意味着牺牲。妈妈说“当你还没来得及想好要怎么过这一生时,你就没命了。”
不过,有一天,敌军来轰炸,教授的一句话触动了他“哪有学生不走,老师先走的道理?”
是的,哪有弱者死去,强者逃生的道理?
最终他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他实在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同胞在敌人的炮火下受苦受难,家破人亡。他去参军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告诉他必须去为国效力。他参加了“飞虎队”,当了一名英雄的飞行员,最后战死沙场。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1758/e41de2c2da6bfd12.jpg)
那位触动他的教授就是陈楚生演的那个角色吴岭澜。
当吴岭澜还在清华上学时,校长梅贻琦看了他的成绩单,问他,你如此天资,怎么不去念文科,而偏要念实科呢?
他说因为优秀的学生都在念实科。他还说只要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一种踏实感,哪里会去管他念的什么科。
梅校长说你那是一种盲目的踏实。你丧失了真实。什么是真实?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你喜欢什么?你想要什么?见什么人,做什么事,和谁在一起?
你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在做的就是你应该去做的。
校长说,真正的真实是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那种不懊悔,不羞耻的平和和喜悦。然后再不断自我探索和发展。
电影里值得我们思考的点还很多,比如,章子怡那个角色,在那个年代,要“冤枉死”一个人,真的很容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什么时候你能斗得过强大的流言,斗得过组织?
比如,她的老师和师母。没有沟通和交流的婚姻真的是一种罪过。师母赚钱供老师上了大学。也许老师是为了报恩,才与师母结婚。但没有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终究不会那么幸福。
强扭的瓜不甜。金钱永远换不来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1758/3a46548ff80efd4e.jpg)
有朋友在群里说《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到底有多好,他不敢说,但西南联大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大学的珠穆朗玛。
电影结尾给我们整理了那个年代从西南联大走出的一大批知名大学者和教授,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比如杨振宁,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钱钟书.......
那么简陋的条件,那么艰苦的环境,却一点也阻挡不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教授们拿着黑板在防空洞面前给同学们上课,教室外面下着大雨,教室里却下着小雨,雨点打在正在黑板上写字的教授的衣服上,也打在同学们的心上.......
希望,那样的“雨季”不再来。
希望,在这个安宁的新时代,我们的孩子们,我们的大学生们能问问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而学习。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珍惜拥有,不怕困难,保持初心,追求真善美,做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