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最近网上的热点新闻,还是连续遇到几个来访者都讨论相关问题,我忽然很想谈谈爱情这个话题。
当听说自己孩子有早恋倾向时,大人一般都会气哼哼又有点不屑地说“小孩子懂什么!”其实,爱情是什么,婚姻怎么回事儿,咱们成年人又真懂多少呢?恐怕也只能呵呵了。
理论上的爱情说白了就两句话,身体上有吸引,精神上处得来。这意味着:
1.不存在只爱一次的可能,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在这两个条件上达标的人;2.爱情易变,原因是人总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期间的偏好总会有差异。这种天雷勾地火的感觉能持续多久呢?不超过十八个月,再美貌再有才再和谐也就差不多泯于众人矣了。
理想的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但经营过程更和其他因素相关:基本的沟通能力;能跳出自己角度理解他人;愿意信任和依赖;有责任感;以及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这些要求确实挺高,所以我们会注意到身边的很多婚姻都不太幸福。但这些能力可能而且也应该在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彼此的生活质量。
这样说来,大家有没发现,相对而言,爱情反倒更容易,因为持续时间短,因为更不由自己控制。同时,如果一个人具备了维持良好婚姻的能力,基本上也就可以开心的生活了,那么有没有一段名义上的关系,遇没遇到一个真命天子,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了解了这些之后,咱们再来看看看孩子们的爱情。
首先,它们大部分都不是爱情,而是基于别的原因。
比如,跟风儿。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更不避讳这个话题,甚至以有恋人为荣,我就曾听有孩子郁闷地抱怨“全班人都脱单了,就剩我。”再比如,转移注意力。有的学生和家人关系不好,一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那么当性意识萌动,一个强烈的刺激会自然补上之前的空洞感。还有的人因为成绩波动大,无法适应,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时一段突然而至的恋情也可以暂时缓解压力。
其次,即使真的是天造地设的爱情,我们也不必太担心,因为时间不会太久。
当然,会有家长骂我“还不久!三年里一半时间都扯这些,怎么考学!”骂我没有,骂他们也没用。好的亲密关系会让当事人越来越好,这是衡量标准之一。我们在生活中确实看到有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所以,并不是所有早恋的孩子一定堕入万丈深渊,也有的一飞冲天,关键在于大家怎么处理。再刻薄点儿说,十二年寒窗有没好结果是综合因素,恋爱可不背这锅!
最后,我们回到家庭教育核心的地方--拥有幸福的能力。
龙应台女士写过一句话,“谁见苹果树上结的第一个果子最甜?”,它不过在学习如何结出果子。
那么,面对这个无法回避,总在担心的问题,我们也许只能抱着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态度:他们学习如何爱--细致地体察与表达,小心地平衡不同理想,等待,坚守与适时放弃;我们学习如何引导他人爱--能够接受现实,坦诚呈现差异,愿意永远爱他(她)。
爱,真地是个美好的字眼儿!我们从爱处来,因爱与众人在一起,最后经由爱抵达生命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