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傻了,你就是个庸人,是这个世界,这历史潮流里一个忙碌的佣人。”
世界上的聪明人越来越多,庸人越来越少,可每个时代里的庸人和人才的比例都是一样,不信自己想想(数据没有,只能感同身受,就像穴位一样,但我相信,有去调查还是可以证明的)。这里我就直说,因为我就是一个庸人,因为物以稀为贵,我还能算一个稀缺品。我有多庸?
这个年代,打个电话就够表真诚的,我偏要写信;追女朋友,明明自己喜欢的是那冰雪桥上的梅花,可我却选择《人生》里的巧珍,可惜当代的女孩哪还有一半以前的女孩或巧珍一半的纯真和贤惠,所以,这种感情一开始就是悲剧的。
家里很穷,我却一直“不务正业”,不问富贵,不寻弱水,因为我的使命是,挣钱养家,扬眉吐气。我很爱钱,但是我喜欢的东西都是挣不了钱的玩意,总算一个努力上的“败家子”。在此,我还可怜文学大师沈从文一生所爱,所爱的一生虚无。因为我所爱的也一生虚无,众人都在玩的时候,我在看书,所以我没有朋友;众人在上课的时候,我在看书,所以我考不上。
我有多庸?有钱的时候用来买书,买了书,有人喜欢,就给人家,送给比较穷但没我穷的那种。我曾用五六百去救一只五十块钱买回来的土狗,而他们用五六百去买回来一只好看又聪明的狗狗。有导师曾带我去做健身教练,我自己也有证,可我厚脸皮选择了在家看书,发呆,啃着馒头研究海子的写作手法。
汪曾祺先生下的《钓鱼的医生》的医生也是个庸人,明明很有本事,却在农村里吃差的,用差的,苦了老婆又累孩子。别人没钱来治病,不收钱。人家发大水,救捞队都在观望,他二话不说,走起,然后救了一村人,换来一块“急公好义”牌匾,他冒死得到了这个,但说给别家听,倒也是吓死人,和庸死人,这人在这个世界会绝迹的。
幸好现在庸人不多了!每个人读书,无非谋取功名,无功名无以在浊世中立足。这是积极的,这是向往美好生活无数个黑夜煎熬熬出来的。所以每个人努力而向上,庸人反而不敢庸了,因为隐居要一定的资本,“淡泊”需要与自己为敌,放弃的太多,“到时候钱又没人又老老婆跟人跑”。
有人说,穷人就做穷人做的事,富人就做富人做的事。没有天赋就认命,这是在教我们“安分守己”,这是在教我们处于阶级就用阶级来奴役自己吗?
不是,这个社会告诉我们,你的努力的反弹得看你背后站了多少人。比如人家小时候父母陪读,你自己一个人努力,你当时还可能玩泥巴。所以叫你认命,要你忙碌却一生不知忙碌什么,我呸!
“庸人”固越来越少,我躬先仕卒,我好看看我能走多久,不至于误后来人子弟,丢了“庸人”的节气。
发现有点标题党,我恨我不能把想说的全部溶于一个文章,这是提笔拙笔,也是太急躁,而有些读者喜欢浅显,有些读者可以思考,毕竟文章是写出来给人家看的,务必考虑多多。
有爱好的人可以一起聊聊运动,聊聊艺术,聊聊诗歌,聊聊文学,有不懂的还可以私信,想找人聊天的,我随时都在,如有文章不好,还望朋友指点,感激不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