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参加了一个作文补习班,老师的要求特别严格,一年下来,十几位同学的水平高低立马显现。
因为将来作文都是电脑判卷,这就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书写工整规范,但是高考的时候题量又特别大,写字的速度也不能太慢。
于是老师研究出了一种又快又写得好的字体,让各个学生练习。
光是写字这一项,足以看出各个学生平常有没有练习,以及各自的用功程度。
为了练好字,用功的学生每天练习一两个小时,很快就掌握了练字的诀窍,字写的是又快又工整。
可是对于不好好练字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不愿意努力用功的学生,始终把字写不好。我家的孩子就是属于这一种,坐不住,不愿意用功练,更不用心。每天要练字的时候,都是各种推托,勉强让他坐下来写几个字,都是不尽如人意。想了很多办法,始终效果不明显。
于是就问了老师教的别的班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学霸级学生,每天学习都是特别刻苦认真的。依旧拿写字这个事来说,我们家的孩子每天写十几分钟,就感到累的不得了。可是人家的孩子每天练字一两个小时都是很常见的,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由此可以看出来,那些学习好的学生都是刻苦努力的,并且愿意花时间去钻研。
就拿老师最近让孩子写的课题来说。学生把课题放在那里一读,是思考了,钻研了还是光抄书上的知识,几点看下来,立马就知道孩子有没有用心。
凡是那些写的可好的课题,无不是孩子经过大量读书,从中筛选知识点,经过自己的思考,总结,提炼出来的。
而不想用功的学生往往写出来的东西,明显就是从书中抄下来的,毫无新意,没有经过思考的知识,它是没法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好处。
孩子班上一位同学,今年也就五年级,但是他的读书量已经相当大了。除了每天在家看的课外书之外,星期六星期天几乎都在图书馆泡着。
每次写出来的课题都相当有深度,给老师和学生家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师断言这个学生将来是被保送上大学的对象,即便参加高考也一定是本市的高考状元。
人家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在学习上下功夫。反观自家的孩子,除了贪玩还是贪玩。只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投入精力之外,其他的方面特别是在自己的学习上一点都不想下功夫。
当然,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别人花功夫和花精力培养出来的。
如同2017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说的: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那么作为大多数没有资源,没有捷径可走的学生来说,只有苦学才是唯一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