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服务设计
SDtool-1:用户画像Persona

SDtool-1:用户画像Persona

作者: truelie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22:52 被阅读2次

    熊子川:什么是Persona?

    Persona是什么?这个跟你之前提到的Empathy有何关系?

    就像Kim Goodwin在Designing for the Digital Age: How to Create Human-Centered Products and Services一书中的定义:

    Personas are archetypes that describe the various goals and observed behaviour patterns among your potential users and customers. They can be used to help guide decisions about product, features, navigation, visual design.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Persona本身是决定产品、功能、导航以及视觉设计的指导因素,和设计决策相结合的Persona才是有效的。

    我自己对它定义是:寻找并具化目标用户,最后让这个有血有肉的样本,并一直贯穿在设计过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Empathy(移情):制造一个供研究的样本,让它变得丰富,让整个设计变得贴切和有带入感。

    带入感?你又在说我不懂的词了?

    我也不知该如何用一个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这个,它的意思是制作一个丰富的用户样本帮助我们带入他所在的情境(context),让我们在这种情境下去思考他会不会用,会怎么用。

    传统以功能为基础的设计过程存在一个巨大的假设,即所有目标消费者都是用户,为了使得这种假设趋近于成立,功能的堆砌变成了灵药。不论你要什么或者怎么用,只要我给你足够多,必然有一款适合你。

    体验设计的精髓便在于,恰到好处地设计出最契合用户使用场景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不知不觉中赋予用户,是笑而不语的。

    笑而不语?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这就是那句著名的"Don't make me think"。我能想到最美的例子就是ipod或者iphone的耳机设计,想想你不想听的情境是怎样的?且慢,不论你的场景如何,你总是要摘掉耳机,而当你拔掉耳机的同时,音乐也自动停止,你不需要把机身从口袋里拿出来。此外当苹果把耳机接口放在了尾端,也使得这一切变得自然,它让你拔除耳机的动作变得简单。这一切都来自于对用户使用情境的研究,这就是我说的笑而不语。

    因为我们的设计基于对于用户使用情境的研究,那么Persona帮助我们更好地进入这种情境,当营造出逼真的情境,就能根据情境判断用户用什么和怎么用,是吗?

    完全正确,情境营造的越成功,越能设计出贴合用户使用情境的设计,这就是像是战斗机的风洞测试,你得模拟出各种气流强度和方向,才能测试出机体在不同真实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确实是这样,那么请问有些什么样的实践可以运用呢?

    这里我介绍我经常使用的两种实践,有时候这两种实践可以结合起来。这两种分别是:User Profile和Empathy Map。

    首先,我们来讲User Profile。其实就是用尽量描述性的语言把用户展现出来,这就像去婚介所要你填的那张表,你不要这样看着我,我以前没去过以后也不会去。不管怎样,不论你是叫它用户调查还是用户访谈,这种东西一直存在,只是我们基本上不用调查问卷而使用更加互动的方式。

    建立User Profile的可以有几个方面:

    你是谁-关于你的名字,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收入。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名字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名字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如果是一个项目助理,她很有可能叫做苏苏,如果她是个人事主管她可能叫做Viona,起名学请参考港剧,想当犀利。

    你的工作-你的工作占据了生活的想当一部分时间,好问题包括,你在哪个行业,职位是什么,同事怎么看你,你怎么看同事,上一次加薪的比例,换过多少工作等等。

    你的生活-生活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好问题包括:有无房产,住在哪里,家庭是怎样的等等。

    此外根据你产品方向的不同,也许还要添加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你如何进行社交?

    你如何表达意见?

    你如何获取信息?

    你如何进行交流?

    你如何进行购物?

    在进行User Profile的过程中可以是,邀请每一位参与者,对于每一个大类使用纸贴(post-it)进行头脑风暴,再由Facilitator进行晒选,对于互相矛盾的让参与者进行决定。切记住每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有关联并符合绝大多数情况,例如对于一个月入在五千元以下刚进入职场的小白领,在大多数情况不会在一线城市拥有自己的房产。

    同时,一个吸引人的人物头像也可以增加这个过程的参与感,你可以手绘,如果你有足够的美术功底,也可以在网上搜索真实图片。记住要把你得到的结果画在大白纸贴在墙上或者白板,这样可以让你们的交流更加专注和高效。

    既要忘记你想要设计的产品,又不能完全抛弃。比如说当你要设计一款让通勤者更加愉快的产品,你的问题也许要更加专注于他所常用的交通工具;而若你的设计重点在于让社交更加简单,你的问题则更应关注他与人的交流方式。

    在真实场景下,我们会邀请客户最接近终端消费者的部门,很多情况都是市场部。在此之前,我们一般会对这个客户所提供服务的反馈进行调查,手段包括通过微博,各种口碑网站,或者真实的用户访谈。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客户更加真实地进行描述。

    同时请在User Profile的过程中引入优先级的概念,这个实践应该是个收敛的过程而非发散。如果你产生了20个风格迥异的Persona则说明你并没有引导你的客户关注那些最具市场价值的用户。我的经验是不超过五个。

    我在我的笔记本上画出了一个User Profile的例子给你参考。

    注意在很多定义里面认为,Persona应该是Fictional Character的(比如这里),可我不倾向于把Persona中描述得过长,而是更多的使用一些短语,我觉得过长的描述让人不愿意去阅读,便失去了价值。

    Persona在未来将成为你很多其他实践的基础,甚至一直延续到开发阶段,例如TnoughtWorks为一家知名会计事务所制作税务软件时创造的虚拟人物Kayla,一直到产品上线后都是各种邮件交流中的高频词。

    你现在明白了User Profile是什么意思了吗?

    我差不多了解了,那Empathy Map又是什么呢?

    Empathy Map是另外一种帮助设计师和客户一起建立目标客户形象的工具,比起User Profile,Emapthy Map更加偏向于客户的感知、情感、行为,它通常分作这么几个部分:

    SAY:他说过什么?

    DO:他做了什么?

    THINK:他在想了什么?相信什么?害怕什么?

    FEEL:他的感受如何?

    我们通常把目标客户放在中间,在其周围添加上我们的观察——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周围,例如下面的样子。

    关键的是,我们希望从上面四条中形成对需求(Need)的提炼,例如我们假设一个完整的Emapthy Map是:

    SAY:“我明天就去装XX软件”;

    DO:他并没有装这个软件;

    THINK:我不会装,我最后要麻烦别人帮我;

    FEEL:好麻烦。

    在上面这个情景中,我们可能提炼的需求有:

    怎么让安装这个软件不麻烦

    怎么不用安装就能完成需求

    怎么让麻烦人变得更加简单

    通过Emapthy Map的整理,可以帮助我们从心理和行为的纬度间接推导出需求,而不只是简单问客户需要什么。

    那么这些实践一定能得出准确的客户需求吗?

    没有任何一种设计实践是银弹,但设计过程要远比设计结果有价值,这些实践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因为设计不是科学,而是通过对于客户的理解产出“足够我们进入下一步”的东西,这就是“假设”,接下来,我们要么用最快的时间推出可使用的产品原型、要么带着这些假设再到客户中进行验证,因为也许你所想到完美的Persona并不存在。

    这样的过程也帮助设计师团队暂时不去讨论解决方案,而在用户的角度更多思考可能的:

    驱动:什么时候会触发对这个产品的需要?

    需求:期待产品做什么?

    期待:对产品满意的结果是什么?

    至于“怎么做”,暂时可以抛在一边。

    (编者案:这是篇没有完结的系列,实际上应该有对Ideation、Prototype、Feedback的讨论,我争取在近期将这个系列补充完整。)

    熊子川:重新思考Persona?

    我想,是时候重新审视甚至抛弃Persona这样的实践了。Persona作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长久以来被几乎所有设计机构或团队使用,包括我们自己也将其奉为圭臬。

    在长期使用Persona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反思在当前设计环境下Persona作为设计方法论的必要性。Persona的定义和解释不再赘述,即尝试使用一个具象的用户画像来讨论用户的需求(内在与外在)、定义用户目标、规划体验地图、发现痛点和机会、最后进行设计。

    Persona为何盛行?

    Persona开始盛行时,设计师所面临的环境是这样的:

    更多的企业内部系统、或应用型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存在往往是解决某个真实发生的业务问题;

    大多数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功能,决策者们、甚至设计师对于「以人为中心」缺乏理解和教育。

    功能与上下文是独立的,大多数设计讨论不需要讨论上下文;

    使用者是固定的,用户需求通常由工作岗位决定,设计者所接触的往往就是有直接任务、直接痛点的使用者;

    Persona作为一种方法论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

    通过同理心地图(Empathy Map)的方式教育决策者和设计师将设计的中心从功能转向人;

    通过用户画像梳理出外在和内在的需要并转化成用户任务(User Tasks)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精简设计范围;

    连接后续的用户体验地图设计(User Journey Map)将设计串连,而不是功能的堆砌。

    时代的变迁

    在功能时代过度到「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时代,Persona起到不可比拟的作用,但是,我们的时代已经不同,相较于上一个时代我们发现:

    大量设计需求来自于终端消费者的使用场景;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验和人的重要性;

    在移动设计的背景下功能和上下文强相关;

    使用者的痛点并不明显,也不存在必要的用户任务、用户旅程多样;

    人们在拒绝标签化,在不同场景下人们可能表现出不同标签化行为。

    总的来说,前一个时代,人的要素要高于相对特定的上下文——需求更来自于人的不同;而在现在这一时代,上下文则高于人的要素——需求来自于上下文的不同。

    最简单的例子,当所有人挤进地铁之后,在同样一个上下文中,用户的使用习惯趋同,而讨论每个人用户画像则变得意义不大。

    此外还需要考虑当前移动体验的日趋成、价格日趋降低、和学习成本降低的背景下,一个60岁母亲在子女的教育下、使用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其使用习惯不见得比她的子女有多少不同。

    被设计思维滥用

    Persona的确是设计思维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同时也是最不需要参与者任何的洞察力与系统思考的能力,它几乎是零基础的。这往往就成为参与者们最喜欢做的一项实践,在头脑风暴中,无论背景和专业的人都参与到绘制过程中。

    然而,设计思维所坚持的是心手合一,通过建造、思考、改进的过程设计真正直达人心的体验,而不是娱乐化的自我满足,以为满墙的纸片就是设计、以为热火朝天的场面就是协作。

    自我陶醉的Persona

    同样不能忽视Persona在设计过程中「夸大其词」的倾向,打开绝大多数设计咨询公司的设计文档,在Persona部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张姣好的面容,一份超过当地收入平均水平的普通工作,一份「爱旅行」、「爱美食」、「爱音乐」的组合,且不说这样的形象对于产品本身的用户使用习惯有何特别之处,是否真实存在这样一个形象,更让人存疑。

    被美化的Persona变成了设计者的自我陶醉,或是「收买」决策者的幻药——用一个假设的、皆大欢喜的角色让决策者对其产品设计充满信心。

    2011年的博文《什么是Persona》中提到,Persona的目的是为了「Emapthy」,既将自己带入到使用者的情景中。那么,一份脱离真实世界的用户画像,无非是建设了一个「自己和大家都愿意相信」的情景。

    写在最后

    此三点便是Persona作为一种实践应该被重新思考的原因:

    新的时代中,相同上下文中不同人的行为趋同——你是否和你的父母在自家客厅三个人各自刷手机?Persona的意义被消减;

    Persona的实践难度低,人人都可以参与,Persona在设计思维的名义下被形式化,并不对后续阶段产生多少真正的设计价值;

    Persona如果大部分时间都是拍脑袋的自我陶醉,用户画像只是你所希望目标用户形象,事实上他们要么不是真正用户、要么根本不存在。

    Persona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真正目的是让设计师理解目标用户所处的情景,而真正理解情景,在以往,通过对目标用户的任务分析(往往可以从Persona中推导)就可以实现,而现在,理解情景必须走入到真正的世界中,而不是用理想化的用户画像让人「倾向于相信」,这样的Persona,还不如不做。

    梁宁:两套经典的用户画像

    有非常多的书在讲用户画像,并且有一大堆的方法论。这一讲,我讲讲我们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用到的用户画像,希望能够给你启发或者能够直接用的上。

    第一套用户画像:羊群与草地。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养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只羊。如果这只羊能够在我的草地上活下来,玩的很好,那么我的草地就是没问题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羊多了,你就会发现头羊才是关键的,为什么呢?因为一只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头羊都会管。只要有头羊,羊群就可以聚集。羊多了就会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来,然后向狼收费。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社区,都是按照这个场景和用户描述去做的。

    这里我们谈到了几个用户画像:第一只羊、头羊、狼。你的草地上来了第一只羊,接着这只羊吃了第一口草,死了。第一只羊是什么?就是你迎来了第一个用户,这个用户玩了一下就走了,再也不来了,就叫“死”了。那怎么办?你再拉第二只羊吗?有很多同学问我,为什么相亲后男生不再主动联系,你就放弃,在这里也是一样,就是因为不匹配。一个人的自然状态,让另外一个人觉得不喜欢,和你准备的产品请一个用户来用,用户不喜欢,这两种情况其实是一样的。你可以为了留住这只羊,动用很多外部资源,比如我从外面买草料,可以暂时把这只羊留下来。但这其实是靠额外付出,才能撑住场面。并不是说你的产品、你的草地已经具备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状态。所以如果你要有羊,还是需要回来继续解决你自己的草地问题。

    接着你有一片草地,迎来了第一只羊,这只羊吃了一口草没死,但是玩的不开心,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了一个产品,来了一个用户,然后这个用户用了一下觉得也好可以,但是没那么爽。这个时候你可以引入更多的羊吗?也就是说你要开始推广你的产品了吗?当然还是不行,其实这依然是你的草的问题,你的产品的问题。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有一本书叫《五轮书》。他说,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你要斩杀的其实只有你对面的一人。

    所以测试你的产品,其实你不需要其他的条件。1.首先要有第一只羊2. 这只羊在这里过的很好、玩的很开心,它得到了即时满足3. 这时可以引入更多羊,也就是产品可以推广了。做产品需要磨练自己的心力,让你的心非常硬,不能自欺欺人,不要骗自己感觉良好。不要觉得万一去推广时会有其他羊喜欢。不能这样,你要从找到第一只羊开始。第一只羊是最关键的角色。你找到了这个用户,他可以在你这里得到即时满足,玩的很开心,那么针对这只羊,针对这个用户的同类用户去做推广,你的产品就可以被快速地推开。这里可以再提一下蓝小雨的单点爆破法,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在容易成单的地方,采用相同的策略,来对付相似的一类人,这样聚集起一批客户。

    头羊与网络效应。第二个关键角色是什么呢?是头羊。整个生态发展到最后,最核心的就是头羊。整个企业的资源核心就是要去维护头羊,只要有头羊就会有羊群。有时候小羊叫一叫表示不满,我们根本不用管,因为企业资源有限。什么叫头羊?比如说论坛的版主,YY工会的老大、微博的大V、重度用户、淘宝的店主、这些都是头羊。

    当你的草地上出现了头羊,头羊开始自己管羊群的时候,这代表着什么?其实这就代表了自组织的开始,你开始拥有了网络效应。未来商业的双螺旋:数据智能和网络效应。我们运用头羊理论来看:Uber、滴滴没有头羊,他们直接服务单点司机,所以Uber、滴滴不存在自组织,也没有网络效应。当你要评估一个产品或者一家公司的网络效应有多大时,一个非常简单的评估方式就是数一数它有多少头羊。蜂鸟BBS有50个版主,那就有50个头羊;天涯最少有5000个版主,所以它至少有5000个头羊。这样一对比就知道天涯的网络效应肯定是远远大于蜂鸟的。再比如百度贴吧版主、淘宝的卖家也都是头羊。狼是什么,我们后面再讲。

    第二套用户画像---大明。这套经典的用户画像有三个核心角色,叫大明、笨笨和小闲。大明有什么特点?就是对自己的需求非常了解、非常清晰。比如说男人买衬衫就是大明,或者男人买一个手机或3C产品,他就是大明。因为他对他要的东西非常清晰,所以他要寻找的核心是价格或者硬货。

    网站再漂亮、格调再高雅,如果价格不好,大明不买账。也就是核心利益没有得到满足,其他附带的好处都不重要。很多标准产品都是服务大明的,比如京东的电子产品。因为大明用户极其简单,他要干的事情就是两件:一、搜索自己要的、二、比价格。当然了,大明用户没有忠诚度。比如一个男士,他买衬衫,买了就走,不会再多看一眼其他的东西。易到用车一个朋友说:“我对你的忠诚度就是10块钱。用易到和其他打车软件,差价10块钱以内,我用易到,如果差价超过10块,谁便宜我选谁。”这就是典型的大明用户。

    笨笨,这是第二个角色。特征是有大概的需求,但是还没有那么明确。比如女生想买一条裙子,要花很多时间去看、挑选、比较,最后从各种信息中做出一个决定。如果男人出门买衬衫,基本上就会买会一件衬衫;女人要出门买裙子,她可能会逛十家店看了200条裙子,然后买了一顶帽子。有一个叫小红书的APP,就是服务笨笨的。京东有很强的产品目录检索,而小红书没有,即使搜索,也会出现一大堆东西。用关键词,做不到。为什么?故意的。淘宝,尤其是智能化升级之后的淘宝,更是服务笨笨用户的。马云说淘宝是一个娱乐公司,为什么?因为每天晚上都有2000万的女生在淘宝上逛,什么也不买,就是逛。但是如果笨笨决定要买什么产品,那下一秒就会变大明,然后开始去追求价格。

    小闲,这是第三个角色。特征是什么?就是我没有消费需求,我就是来打发时间的。如果说百度、京东服务大明、淘宝服务笨笨、那么腾讯其实就是服务小闲的。QQ聊天是因为闲,微信刷朋友圈还是因为闲,你玩游戏还是因为闲。所以你在任何一个闲的时候,打开腾讯的产品一定可以帮你杀时间。往视频和娱乐方向转化流量就很好,但做交易效果一般。

    这三个关系和上面草地与羊的关系是什么呢?不管大明、笨笨和小闲其实都是羊,你想服务哪种羊,你就要按照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三种不同羊的需求,来管理你的草地,制作你的产品。所以具体到痛点、痒点、爽点,你的让大明羊、笨笨羊、小闲羊按照他的心理预期,来吃一口你的草,如果吃得开心就再也离不开了。

    那么狼呢?对于B2C的企业来说,如果你是向B端收费,那么狼就是B端,比如京东、淘宝,其实他们都是向上游挣钱的,所以商家是狼。对于腾讯呢?主要收入是在C端,所以虽然腾讯会有少量羊卖给狼,但主要是靠剪羊毛成为巨大公司的。

    所以要加油聚羊,羊不是羊出来的,而是聚起来的。至于像微商和云聚之类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自己在做电商的场景,让你在他们的微信那里就已经进入一种想购入的场景中了。比如教育用户、云聚电商,而风花雪月、地理历史之类的大号交易导流就不会那么好。

    07 自我与自律,哪一种更贴近产品精神

    我们之前用了四讲来怎么观察人,这一讲我们回到自己。良好的产品思维是今天最稀缺的职业能力。那么,具有什么天赋的人,最适合做产品经理呢?在绘画中,受到了启发。

    我学绘画用到了一本书《五天学会绘画》,这本书不仅帮我在短期内提升了绘画水平,而且让我发现了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和其他的管理者,在思维方式方面的最大差异。我的结论是----做产品经理的人善于感知,能在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新观点。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把善于观察、发散的思维叫做右脑思维,把善于逻辑归纳的思维叫做左脑思维。其实学界已经证明,人的左右脑管辖区域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但这两个概念已经被人熟知。《五天学会绘画》这本书里也用了这样的说法,为了便于理解,就用“右脑”代指观察发散的思维,“左脑”代指逻辑归纳的思维方式。

    从学绘画中,理解两种思维

    《五天学会绘画》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手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越来越强。但是,为什么一般人的绘画能力,却停留在孩子的水平?作者的解答是:因为9岁以后,大部分孩子的时间被学校的系统训练占的满满的,而学校的教育一般只开发左脑,训练我们的判断、逻辑、效率等能力。所以9岁之后,我们的认知就被左脑主导了。左脑指导我们把握要点,快速概括。《五天学会绘画》的解决方法是:不要去画你认为自己看到的东西,那只是你左脑的判断。具体怎么做?书中给出的训练方法就是--想办法绕开左脑。

    怎么绕开左脑?画画的时候,不要急着用线条概括你要画的主体,而是要描绘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边线。然后,你会发现所有物体的边线都是共享的。如果你要画一个放在桌子上的杯子,那就忘掉杯子本身,去描摹杯子和桌子交界处的边线。因为杯子的边线也是桌子的边线。看起来是你一直在画桌子的部分,但其实空出来的地方那个就是那个杯子。这样你能得到的画面,会比直接画一个杯子拥有更多丰富的细节。

    把这个方法迁移到我们的思考习惯中,当你积极用左脑思考时,学校训练的知识、效率、时间观念等,会从你的潜意识中冒出来。你按这种思路画出来的东西,一定不是你能最大化观察到、感受到的,而是左脑认为效率最高的。所以用《五天学会绘画》的逻辑来推论:

    被认为算“左脑思维”的人:1.逻辑推理能力强、时间观念强、同时感受力差。2.因为感受力差,所以没那么敏感和情绪化,整个人体现为情绪稳定,甚至刻板。3.更容易根据规则调适自己,更自律,更容易角色化。

    而被认为算作“右脑思维”的人,就正好相反:1.感受力强。2.能在别人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新观察,并且不太喜欢听已有的逻辑。3.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激情地表达自己,具有人格魅力。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这两类人,哪类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答案是,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创造力要求对自我有极深的体察和释放,但控制力是自律的体现,是社会化的产物,对别人的体谅和迁就。

    人长期关注什么。就会认为什么东西是最重要。自我的人长期关注的就是自己,所以必然自私;自律的人,长期关注的是外部的边界和规则,所以这类人有克己奉公的精神。一种人更关注我喜欢什么,而另一种人更关注什么是对的。比如说,联想培养的人是自律的人,腾讯更能够容纳自我的人。

    我曾给不同的企业推荐过几个很优秀的腾讯产品经理,对方的评价都是:这个人太自我了,对自己考虑的太多,没办法用。我心里默默想,你们为什么不深思一下,为什么你们觉得没办法用的人,腾讯可以用。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优秀的女性产品经理很少?其实本质原因是相同的。我们上一节课讲了集体人格,女性也是一种集体人格。所有的社会观念在潜移默化地要求女性,说女性应该是隐忍的、体谅的、照顾他人感受的。在这种集体人格的塑造下,女性很难去为难别人,容易觉得过意不去。自我并且自私的人天然没有这种障碍。

    这句话我也是深有体会。我做质量管理的时候,也会很难去要求生产部门去做好产品的品质,即使是要求他们按我的意思做了,我也是过意不去,自己心里很难过,也会在其他的产品质量上放松要求。这种状态其实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我小时候所受到的教育都是听话、体谅人(其他做事做人的原则好像都没有,现在30岁了,反而会听到父母的做人理念,非常感慨)。高中即使女孩子给我情书,我也要销毁,不敢去碰。我又渴望又压抑,只能在背地里解决,不能快速的成熟起来,直到被社会磨砺。说这些只是想说,我敏感压抑,不适合做质量管理,真的很痛苦。哈哈。我曾经也听到一个故事,是说一个质量管理工程师,被领导训的直哭,后来辞职做销售,很成功。以前的解释都是说这个人能发奋图强,现在看来是跳出了不适合的位置,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所以总结起来还是一句话,做自己,一个人自私起来才可以和世界更好的联系,才会更大方,更包容。

    我曾经与一个很优秀的产品经理一起写作。他要挑一张App的开机图,图片闪现时间其实不到一秒。他挑了100多张图都不满意,最后挑到设计师无法忍受,提出了辞职。当我告诉他时,和他配合的设计师要辞职时,他的第一反应是:新的设计师什么时候到?得接着改。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比如乔布斯,会把他的设计师和工程人员逼疯,会把对方骂的死去活来。这么做是因为乔布斯真的受不了,但他根本不关心与自己合作的人是死是活。刚才我们说的产品经理的特点--感受力强、暴躁、情绪化、无时间观念、自我、自私。。。乔布斯每条都符合。所以,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有可能是一个在工作集体中或者生活中让你觉得非常讨厌的人。

    找到自己,接纳他人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我应该自我呢?还是应该自律呢?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质上你关注的就是规则与边界,其实你就是个挺自律的人。但是,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是在这种自律的、集体主义中长大。所以即使再自我的人,可能都得有一部分学会自律。你可能还会问:未来我应该释放哪一方面的能力呢?找到你自己的愉悦或者恐惧吧。1.靠愉悦驱动的人,往往自我。2. 靠恐惧驱动的人,往往自律。这两者,都会催生非常优秀、非常成功的人。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在这里同理心就讲完了。我们内在的愉悦、恐惧、潜意识与集体人格,共同形成了我们自己。当你要认识一个人,或者做一个产品时,你要思考自己到底要在哪个层面下功夫?你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愉悦与恐惧,看到自己的天分,看到用户的愉悦和恐惧,了解他们的潜意识和集体人格,不要触发他们的防御。这就是你的起点。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概念,我们如果连自己都不体察,只在意外部规则和边界,就做不出让自己感动东西,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能感动谁呢?一个公司能否做大做强,能否有创新,就在于它是否有过度控制。但在自我感受上绝对不能放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Dtool-1:用户画像Persona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nq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