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贾智凡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针对高端互联网人才的招聘平台100 offer,主要服务于在行业内有一定积淀和竞争力的人群,以往这类人大多通过朋友或内推找工作。
而100 offer采用反向招聘的模式,把符合要求的人员放在平台上,有招聘需求的公司给看中的人才发送工作邀请,由候选人来决定是否接受邀请。
启动初期,因为希望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公司没有针对B端企业做收费过滤,导致有候选人一天能收到50-100个面试邀约,用户需求和企业匹配度很低,形成了信息干扰,候选人难以有效地找到工作。
半年后,100 offer调整路线进行商业化,在求职者成功入职以后向雇主收取其15%的年薪作为服务费。现在回想起来,贾智凡感叹说:「应该第一天就做商业化。」
决定创业时,贾智凡毕业刚满半年。
彼时,他正在国内一家知名基金做美股投资。再之前,17岁获得全国物理奥赛冠军保送复旦大学,顺风顺水地读到物理学硕士。一路走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可以预见前方的一片坦途。
「有些事情还是要趁着年轻体验一下,无论结果怎样。」贾智凡对《接招》说起决定创业时的想法。
因为职业的关系,贾智凡看了不少美国的公司,也研究了国内很多招聘企业。适逢LinkedIn、Monster股价暴跌,他想:「老的公司不断被颠覆,新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由我们来创造呢?」
今年3月,100 offer完成B轮2500万融资。5月,宣布进入新加坡市场,正式启动国际化进程。
Q:反向求职流程是怎样考虑的?
贾:这个模式跟实际招聘情况比较相似,互联网行业有两三年经验的技术、产品、设计找工作并不难,就算不采用反向招聘的模式,他们也能收到好几个面试和offer。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他们的痛点都在于每一个招聘过程都耗时耗力,花费大量时间去接触大量有意向的对方,了解性格、能力、薪资等是否匹配。我们的流程是模拟一种招聘的天然形态,同时简化这个过程。
Q:具体给求职者提供哪些服务?
贾:过去所有的招聘产品,仅仅做了信息层面,公司介绍、职位介绍、大致薪资等,都没有涉及深度服务。我们会为每个收费候选人提供一对一的招聘体验师,体验式大多都从事过猎头工作,相当于求职期的顾问,从头到尾跟进候选人的整个招聘过程,提供简历润色、面试辅导,择业意见各方面的指导。包括很多小细节,甚至面试时的免费专车服务等。
Q:现在招聘的高端互联网人才,具体的职位占比是多少?
贾:跟自然占比比较接近,技术占50%-60%,产品10-%20%,线下市场、运营、设计也相对来说比较平均,稍微少一些。
Q:在招聘方B端一般是哪种类型?
贾:我们C端和B端都有对应的服务人员,也会有基础的服务。B端公司,主要是一些中大型互联网公司、上市企业。一些有知名度的创业公司也在平台上招聘业务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
Q:同时开拓B端和C端,哪边会重要一些?
贾:公司本质是希望能够给候选人更好的体验,但从产品的角度,C端和B端具有协同性,是一个双边平台。B端留存率不高,C端使用体验也不会好,收不到高质量的面试邀请就留不住人。
最初启动的时候,C端和B端增长有不同特性,C端用户很低频,可能几年才找一次工作,所以获取难度比较高,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并且让他知道你。
但对B端来说我们就是一个很高频的产品,每天都会使用,也会不断地去寻求比较好的招聘平台,甚至会相互推荐。所以在开始的时候,C端还是缓慢增长的情况下,B端就增长得比较快。
Q:冷启动的时候最初的1000个用户是怎么获得的?
贾:我们最早也不太清楚怎么做用户的增长,尝试了很多方式。像猎头一样拉用户,也打广告。最后天使用户是在程序员社区V2EX获得的。
V2EX用户质量比较高而且非常有好奇心,我们在上面发了一个贴讲我们的产品,邀请他们去体验提建议,很多比较热心的天使用户就过来了,还真的提了很多建议。那个贴现在还在,通过那个贴子直接获得了1500个用户。
Q:平台上的候选人为什么分为收费和免费?
贾:收费就是针对公司一直以来的目标用户,在互联网行业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群。但现在很多应届生或者工作资历比较浅的人,了解到我们的模式以后也会好奇,想体验一下。加之平台上的HR,对初级互联网人也有需求,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免费的产品,让其他用户也可以使用,但不会成为我们的业务发展重心。
Q:求职者简历审核相当严格,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扩张速度?
贾:这一点跟公司最开始的追求相符,很多传统产品很注重用户量或者影响力,但在招聘行业,低端需求已经被满足得比较好了,比如一个应届生,他的痛点并不在于没有地方投简历。
但高端人才的信息对称跟招聘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我们希望给对工作追求更高的人提供更好的求职平台,不是每个人都要通过人脉或者线下方式去求职。虽然可能在用户量上有影响,但如果我们什么都想做,实际上会什么都满足不好。
Q:今年国际化第一站选择了新加坡,为什么想要走出去?
贾:最开始我们认为创业公司要更聚焦,所以前面一两年把这个模式在国内跑得差不多了,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线下团队跟商业化团队,已经比较成熟。
另外,我们的海外竞争对手Hired,来自硅谷,近几年发展比较好,从2012年开始已经开通了6个国际城市,当然他们短时间可能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进不了中国,但是他们国际化的进程已经领先我们了。
新加坡有很深的华人文化,这几年也有很大的互联网人才缺口,加上整个环境对国内还是比较有吸引力,我们也跟当地最大的互联网公司Garena达成了合作协议。
Q:怎样规划国际化进程?
贾:今年可能会开两个office板块,新加坡和硅谷。新加坡,我们直接做新加坡当地候选人和当地企业的匹配,跟国内完全分割开。硅谷第一步可能会把中国工程师招聘去那边一些好的互联网公司,以及中国出海的公司,比如BAT、猎豹,他们在硅谷也有团队,有招聘需求。反过来,我们还会帮已有的客户,在硅谷招聘当地人才。
Q:这方面最大的挑战在哪?
贾:新加坡还好,我们已经启动了,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新加坡的友商也才开始发展,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是在硅谷,英文的环境对我们的品牌、产品,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挑战。另外一方面,Hierd在硅谷有四年了,我们怎么去跟它竞争,比较有挑战。
Q:公司愿景是什么?
贾:我们在两三年内方向不会大变,把互联网行业里的中高端求职者满足好再做扩张,面向海外更多的用户。同时希望我们的商业模式能够用营收证明其存在的价值,明后年能有一个亿的收入。基于这些,给优秀的互联网人提供最好的机会,包括海外、硅谷、新加坡,做成一个跨国产品。
Q:几乎一毕业就出来创业,会不会怀疑自己?
贾:最开始怕做出的产品没有价值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会不断跟别人比较,每天都观察同行在做什么。真正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即使在同一个行业或者同一个模式下,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资源、经历都完全不同,看他们并没有什么意义,就会把目光和精力聚焦在自己的用户身上,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压力是有的,不光要为自己负责,也要对整个公司负责,会给自己无形中制造很多压力,每时每刻都在想这些事情,督促自己多去学习。
新浪微博:@接招新媒体
本号唯一追求:把创业公司写成爆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