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某某有教养。教养从何而来?书本学来?借鉴而来?还是模仿做来?我觉得都不是。人们的教养,得益于每日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慢慢沉浸而来。
原定,今天的德州之行,是同事负责。但是,由于临时有事,作为敬业的“替补”,我开启了德州之行,而就在今天,我收获到了关于家教与家风的启迪。
以前在上学时,由于某个同学做法不对或言语不当,总会遭到其他同学们的质疑:你有教养吗?怎么会这样?如今,是否有教养,不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个人、某件事的影响,而是从每一天、每件小事的熏陶开始。
到了德州,只要是需要午餐或晚餐,我特别喜欢去“二蛋公社”,喜欢里面的西北风味。今天我达到这里时,已经接近12点,大堂里坐满了人。幸运的是,在我去时,正好有一张桌子空了出来,给我提供了舒适进餐的机会。
旁边的一个桌,一位女士带了2个孩子,应该是吃完饭准备离开,并且还有一些尚未吃完的食物。女士的意思要“打包”带走,体现出了节俭的态度。她让其中的一个孩子去向柜台的服务员要2个方便袋打包。当然,孩子应该在6岁左右,个子也不高,在向大人要东西时肯定还有一些胆怯和羞涩。
此时,孩子的母亲要求,孩子必须自己去向服务员要方便袋,并且要向服务员说“谢谢”。这个母子对话的细节我注意到了,所以对孩子的做法更加关注。
孩子很大胆,向服务员要了2个方便袋,但是在说“谢谢”时仿佛比较害羞。坐在远处的母亲大声喊道,“说谢谢了吗?我没听到,阿姨也没听到。”这样的话,重复了三遍。这时,孩子鼓起勇气,大声对服务员说“谢谢”。换回的,是服务员说“不客气”。
这简简单单的对话,并不复杂,但体现出了一个孩子的教养。需要他人帮助时,最有礼貌的回敬就是“谢谢”。这,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要求都是一样的。
看到孩子由胆怯到大声的表达感谢,足以让我感动。其中的变化,离不开家人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家教与家风。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应该首当其冲、做好榜样。
而,这位家长,已经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