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解决问题(20)——通过案例回顾解决问题的穿过程
【课程】圈外商学院
到此为此,我们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完结了,我们不妨一起来通过课程中的案例过一遍整个课程。
任务:提交一份本季度内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案。
1.澄清问题:经过澄清,我们对用户体验的定义达成了一致,也就是包括学习效果和用户满意,而学习效果更优先。并且,之所以要做这个方案,是因为提升用户体验是圈外本季度的公司级目标。
2.分析问题:针对用户满意这个细分问题,我们运用Kano模型来对用户需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将用户对于各个环节的需求划分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反向需求。
3.提出假设:进行了这样的分析后,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要提升哪个需求相关体验"的假设,细分到课程方面,我们运用关注差异和用户访谈的方法,提出了如下3个假设:
1)学完课程之后要有可视化成果;2)课程难度可以加大一些
3)增加一些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4.验证假设:方法一共有3种,分别是历史对标、横向对标和外部对标。经过不断的提出并验证假设的过程,我们发现:
1)学完课程之后要有可视化成果,是有数据支撑的2)课程难度对课程评价不会有太大影响;
3)游戏形式是影响课程质量评价的真实因素。
5.确定解决方案:确保验证后的基础需求不掉队、提升期望需求的满意度,然后每个月提出一个满足用户兴奋需求的方案,同时减少无差异需求、杜绝反向需求。通过打分表我们继而确定了提升用户兴奋需求的方案是举办知识演讲大赛。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讲解课程方便,这个案例是做了很多简化的,实际工作中其实还需要更加大量的、多维度的分析。
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其实都需要不同的能力。
1.在澄清问题的阶段,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你需要通过不断地询问来确定真正的问题所在;
2.在分析问题的阶段,需要良好的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运用模型来分析、拆解问题;
3.在提出并验证假设的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不断地验证假设是否正确;
4.在最后的确定解决方案的阶段,可能还需要创新能力等等。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圈外商学院其它课程中都会遇到。这是我们所倡导的,学习需要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而不是只解决一个问题。
好了,现在你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去跟你的小组组成咨询团队,帮一家公司解决它的实际问题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