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演通论》的非逻辑直证起点是?
——求存。
“万物唯求存在,生存高于一切。”(王东岳)
1、基于“万物唯求存在”的起点以及纵向演化的思绪,物演通论得以解决既往哲学的一系列麻烦
要知道古典哲学是从笛卡尔怀疑一切万物、一切知识开始的,最终有效论证出人类的“我思”,即怀疑本身就是一种“思”。
再看物演通论的前提:“求存”,谁能怀疑求存、求稳定?
你可以说怀疑,但是你不能缺失,因为一旦缺失,你自身乃至这个物类整体都会被自然淘汰。
也正是基于这个非逻辑的起点以及纵向演化的思绪,物演通论得以解决既往哲学的一系列麻烦。
2、万物皆“求存”,只是方式不同
(以下内容摘自《物演通论)第四十二章)
......也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打消一个常见的误解,以为只有“人”或“活物”才有求存的问题存在,其实非生物亦有, 只不过是以另外的方式──即自在的方式──求存而已, 这个求存的方式就是在面临失存之际变换自身的存在形态,从而也变换了自身的求存方式。换言之,物之变态盖由于物亦有“不变通即不足以存在”之“苦衷”,人类的通权达变之能无非是秉承了“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物性之狡黠罢了......
3、怎样有利于生存是再造下一期文明的唯一标准
(以下内容摘自《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回顾:用相反的理论解读人类文明史”一文)
“......你如果读懂我的书,你就会知道,不仅人类在求存,万物都在求存。
如果万物不求存,粒子为什么要进化为原子?原子为什么要进化为分子?分子为什么又把自己演变成细胞?单细胞本来活得好好的,存在度极高,它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多细胞的脆弱有机体?
因为存在度不能十足,因为它一开始就得求存,万物都在求存,求存才是最基本的规定。
一切只为存在,叫唯求存在,这是万物的规定性。
我前面开过一个玩笑,我说再穷困的人,活得再倒霉的人,很少有自杀的,反而是活得很好的人动不动自杀。
为什么?
不是因为我活得不快乐,我就不活了。怕死是因为我们的本性,是物的求存本性,因此我们活得再倒霉,自杀都是 一件很难做的事情。
因为我们的本性是物的求存本性,这叫终极评价。
所以你放开情境评价,你进入终极评价,你得怎样评价?
怎样有利于存在?这个评价才是最关键的。
换在生物上,换在人类上,叫怎样有利于生存。这是第一标准,甚至这是唯一标准, 这是最高标准。
如果我们现代文明在折损我们的生存,在折损我 们的存在度,我们下一期文明将怎样再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