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硅谷

作者: 林晓麦 | 来源:发表于2016-08-06 20:19 被阅读359次

    初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以为会是一本讲中国人如何在硅谷奋斗成功的故事,但实际读来却并非如此。书中介绍了几位大学的同窗好友在毕业后去美国工作、结婚、买房、炒股等日常生活,在字里行间反映出了硅谷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

    作者只是一个在硅谷的普通员工,但行文很顺畅,让人一口气想读完。读完之后再硅谷人的工作、爱情及生活方面有一下一些感触,与大家分享。

    中国人在硅谷

    1、中印大PK

    硅谷,因早期生产硅芯片而得名,后来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科研院所,逐渐成为美国的IT行业中心,成为高新技术的代表。我们所熟知的微软、苹果等公司都起源于此。

    但令我吃惊的是,书中一遍遍的提到,硅谷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并且书中形容到,加州的中餐馆遍地都是,是全美做中餐口味最纯正的地方,而且很多小区里几乎全都是亚洲人,那里几乎全都成立了亚洲人的天下。后来居上的是印度人,书中的主人公之一锋之所以选择回国创业,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公司中的印度人挤兑的。

    下面来看一些数据:

    在硅谷,华裔总人口占到28%,清华大学在硅谷有一万多校友,浙江大学有五六千校友,北大复旦交大武大南大等大陆名校的科技精英几乎都在这里,但管理阶层的华裔人数却相当少。

    而印度裔仅仅占硅谷人口的6%,但印度裔领导的公司却占到了33.2%,其创办的公司也占到了硅谷总公司的15%。在美国,高科技领域的职场常态是“CEO——老美,中高管——老印,一线工程师——老中+老印”,多少年,仍然一成不变,趋势很明显,并且日益扩大。

    其实在我的心里,一提到印度就会想到众人挤火车的场景,心里一直觉得那时一个很落后很贫穷的国家,所以在看到《生活大爆炸》中还有个印度科学家Raj时就很不理解。那么,为何印度人会在硅谷有一席之地呢?

    印度人挤火车的场景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书中展现的最大的原因是:印度人的团结与集团优势

    锋在回国创业之前的最后一份工作是硅谷某公司的科技人员,但自从一印度人做了公司主管之后,开始提拔公司中少有的一些印度人,不管能力是不是够格,各种主任、主管等头衔就开始往他们头上加。其中有一个曾经对锋毕恭毕敬,算是锋徒弟的一个印度人,在做了锋的顶头上司之后,开始压榨他,要求他在两天内完成一个星期的任务。这种工作环境是锋回国创业的导火线。

    印度人在海外发展习惯彼此互帮互助,在职场上比华人更为灵活、主动性更强。一位在硅谷呆了十多年的中国程序员直接地说,印度人拉帮结派是出名的了,往好了说这是团结;他们习惯于拱出一个人担任主管,然后会罩着团队里的所有印度人,还会招募大量的印度同胞,阻碍中国人的发展;而中国人或许习惯各自为战,缺乏印度人那样的集团作战。

    各国人在美国的薪酬对比

    印度人起初在美国并不是顺风顺水,他们并不是天生的成功人士,也不明白如何领导好一个公司,美国人对印度人早期的刻板印象是他们只是优秀的工程师。

    大约三十年以前,有一批印度创业者在获得成功,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建立属于印度人的组织,特别是1992年成立的硅谷印度企业家协会。经过几代印度企业家们的努力,他们已经在硅谷创造出了一个良性发展的印度创业生态圈,包括天使投资、法律服务、人才推荐等,专门帮助印度创业者。

    虽然这种任人唯亲的管理方式有很多弊端,但毕竟能去到硅谷的人多多少少还是有实力的,相比于个人战,国人团结起来奋斗的力量更大,并且能迅速改变整体国人在硅谷甚至是世界上的地位。这一点,也是很值得我们反思的。

    2、有利可图的爱情

    书中讲到了4个家庭,几乎都充斥着金钱、出轨等字眼。硅谷人的爱情与婚姻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一定是找中国姑娘结婚。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以及父母的压力,大多数硅谷男都会选择找中国姑娘结婚,但硅谷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如果新来一个中国姑娘,一定会有一堆IT男围在她的周围,不管她是否艳压群芳。所以一些比较腼腆的硅谷男选择回国“搬运”媳妇儿。

    例如老吴。老吴年龄较大,博士一直没有毕业,托父母在国内找到了既漂亮身材又好的姑娘白萱结了婚,后把姑娘带回美国,这可是彻彻底底的让周围的单身男眼红了一把。但白萱对老吴可并没有什么爱情可言,她只是觉得老吴是个博士还在美国,应该挣钱不少,于是算是把自己卖身了吧。来到美国之后,白萱认清了老吴这个既没毕业又没绿卡的真实身份,决定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她在学习MBA的辅导班中认识了后来的老公,两人相谈甚欢而且年龄相仿,最重要的是这位新老公是富二代,所以她就没抵得住诱惑。

    love

    这也是硅谷爱情的第二个特点,有利可图。放到现在这个留学热潮时期,可能这种现象还稍微少一些,但在90年代初期,一提到谁家孩子在美国,大家都投以羡慕的目光,都觉得一定前途似锦,所以一大批年轻少女就这样被“骗”到了美国。

    其实也算不得骗吧。夫妻双方本来就有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男方希望女方给自己绵延子嗣,女方希望男方给自己荣华富贵,这都不算过分。不能期许对方给自己太多,还是要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白萱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又嫁了个有钱的老公,而在于她给自己做了投资,最后凭自己的实力在加州做了房地产经纪人,挣了很多钱,也算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吧。

    书中有一段解读失恋的话,觉得很好,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失恋,就是给你一个机会去找更合适的人。找老婆就像找生意合伙人,你不能让你合伙人180度地转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只能妥协调整,再期望对方能改变一点点。你老婆对你,也应该是一样。所以,找老婆的时候就要看,对方要是有性格方面的问题让你受不了,你坚决不要指望能用爱什么的去改变她。该放弃就放弃。

    3、炒股炒房,从国内炒到国外

    之前在《中国的价值观与美国的价值观》一文中曾提到,中国人最大的价值观就是:稳定。而能给中国人带来稳定的感觉的除了金钱,更重要的是房子。曾跟妈妈说,我觉得在北京租房子住就挺幸福的啊,干嘛非得做房奴。可妈妈一口否决我,“没有房子就没有根”。

    所以随着大批中国精英到了硅谷,那里的房价也开始疯长,再加上当时的经济泡沫,人们都开始疯狂的买房子。首先是保证有一套自己住的,然后就开始买股炒股、买房炒房。

    dream house

    锋是书里边炒股失败的代表。他最初在硅谷找到的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能开出来的薪水不多,但是给了一大堆公司的股票,这也是美国公司区别于中国公司的地方之一。后来在一股经济热潮中,公司上市,他一夜之间突然多出了一百多万美元,于是首先先买了一套一千多平米的大house给自己住。

    买房过程也是挺恐怖的。在开售前一周,他特地请了假,买了个帐篷驻扎在了房门口,但是他竟然只是排在了第三位,前两位来的更早。一周后,卖家并没有按照约定的价格卖,而是又涨了10%,可是买房的人依然热情高涨。可见,中国人的归属之心该有多重。

    其实公司的股票是虚拟的,而当时美国的银行竟然允许用这种虚拟的货币来作抵押进行贷款,所以其实锋口袋里没有多少真正的现金,却也照样买到了大房子。在尝到甜头之后,他又开始拿着这些虚拟的货币去炒股,得到更多虚拟的货币。在他的美梦里,自己应该是坐拥整个金山银山吧。可是“虚拟”毕竟是“虚拟”,经济危机一爆发,所有公司的市值严重下滑,最后,不仅没有了金山银山,自己的大房子还需要用真正的现金去支付,所以只得把房子卖了。

    从他的故事里,我倒是有点读懂“泡沫经济”是什么意思了,泡沫是虚无缥缈的,人们拿着虚无缥缈的东西炒来炒去,最后把泡沫炒蹦了,发现自己竟是一无所有。


    本书真实的反应了中国第一代“码农”在美国20世界90年代互联网大潮下的酸甜苦辣,用很通俗的语言与故事,让我们了解了他们在美国的辛酸与不易,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力量的伟大。荐读!

    文章参考:

    中国码农硅谷现状调查

    在硅谷,印度人比中国人牛在哪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人在硅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ik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