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ceee297520c6c79e.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这是一本专门写给好敏感人士的书,告诉这个群体如何面对自己的好敏感特质,如何把这个天赋发挥好,又如何在工作生活中收获幸福。
本书作者武田友纪,本身就是一位高敏感人士,后来慢慢成为咨询师,为高敏感人群提供咨询帮助。本书就是她结合自己及咨询案例写出来的。
1.听书笔记
01)改变自己的高敏感特性,是很难做到的。在人类中,有20%的群体,就是天然对环境中的刺激非常敏感。高敏感明明是一种天赋。因为情感细腻,所以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幸福。
02)高敏感人士的特征一共有四个:深度思考、易受刺激、对细节的感知能力强、共情力强。
03)高敏感人士要注重找到旺自己的环境,主动筛选心动之物,不要刻意挑战逆境,注重保护自己的能量场。同时,要信任自己的直觉。
04)高敏感人士可以去搞创作,尤其是跟心灵相关的创作。让自己的思考力成为成就自己职业的助力。
通过输出进一步了解自己,链接他人,成就自己的职业。内容可以是今天我遇到了什么,我有什么疑问,我觉得哪里有意思,以我为核心去挖掘,而不是看哪个内容火就做哪个。
05)针对共情能力强这一点,要学会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跟对方情绪保持距离,主动保护自己,不要让共情力成为自己的负担。
同时可以去做一些发挥共情能力的工作,比如职业生涯规划师,或者是人生教练之类的工作。
2.听书感想
可能是年纪渐长,经历得多了,这几年越发觉得:
个人成长中有个底层的逻辑,就是以个人的方式成长,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节奏。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个人成长的话题、帖子,包括很多自媒体博主都是个人成长博主,不知道我自己能不能算在内,可是跟主流模式又不一样。
大家都渴望个人成长,可是个人成长不见得只有一种方式,只能走一条路。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个人成长这件事上,也能殊途同归,也允许不同道路的存在吧,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至于目的地是哪里,每个人的愿景不同,抵达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分。
在踏上成长这条漫漫长路时,最应该搞清楚的,是自己属于哪种类型,适合什么方向,避免努力、方向和特质的错配,要不然南辕北辙,努力越多,结果越不见得理想。
这本《高敏感人士的幸福清单》告诉天生敏感的人,高敏感是一项特殊天赋,不必当成烦恼,而要坦然接受它,找到适合的环境,去做适合的事情,自然能绽放自己,收获自己独有的幸福。
虽然书名落在幸福清单上,个人觉得也是成长指南,为高敏感人士的成长指出来方向,要扬长避短而不是扬长补短,要坚持自我而不是改变自我。
高敏感的特性很难改变,就像内向性格也很难改变一样,性格、特质就已经很难改变了,再到整个人的层面,其实也是很难改变。
因为主流如何,因为他人如何,因为环境如何,因为考核如何,而去改变高敏感特质,改变内向型性格,无异于自我伤害。
就像让小鸭子去学习爬树,让小花猫去学习游泳,让小刺猬去学习跳高,让小乌龟去学习短跑,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也不会有学有所成的一天。
可是,在现实中,人们却总在这样做,要么让别人这么去做,要么自己不由自主去这么做。
可能是以前的应试教育环境形成的固有认知太深了,认为各个科目要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不能有偏科拖后腿的。
离开那样的环境以后,那套思维还在延续,想方设法扬长补短,却没有意识到这样会让强项不再强,短板也补不上。
现实情况是,会遇到跟自己是不是适合的环境,而且有限的时间、精力,哪能都用来扬长补短呢,能一直保持强项、发挥特长,恰恰是一个好的选择。
至于那些短板,那就短着吧,毕竟改变不了,也可以通过合作、借势的方式去变相弥补。
也就是,更新对木桶原理的理解,坚持长板理论,让长板足够长,长到可以忽略短板,而不要执着短板效应,费时费力去增长短板,反倒收效甚微。
无论是敏感、高敏感,有多内向,都不是缺陷,而是客观特质,有天赋蕴含其中。
乐于接纳这样的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从事发挥特质特长的事情,努力成为自己的样子,发出自己的光亮,哪怕只是微光,这是个人成长的正确打开方式。
写给高敏感人士,写给内向者,也写给我自己。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