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五一期间,很多景点对学生都免费,但是要求学生要创办一些吸引游人的活动。
杜甫故里就在河南巩义,他少年时期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足迹。我校学生积极报名参与研学活动,站在诗人故居前,很多游客都想了解杜甫、杜诗和唐诗,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几项学习活动,宣传委员和课代表协助老师结束后做成研学手册,择精彩环节制作研学视频发到学校公众号上,推介发到郑州教育。
任务一:小组共参与
小组比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提醒:注意重音、
节奏、韵律和情感,可用领诵、独诵、对颂、齐颂、重诵等多种形式朗读这首诗。
任务二:小组必选赛
【各组自选活动参与】
1.我把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参考答案:
杜甫的先辈:爷爷是武则天时期的高官,父亲担任过朝议大臣,充州司马等职务。
杜甫的人生四个阶段:读书和漫游时期,困局长安时期,陷于叛军手中,为官最后时期。
诗歌背景:安史之乱——颠沛流离——辗转成都——短暂安定——风疾雨骤——茅屋漏雨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安史之乱,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大诗人也在辗转中终于来到了成都浣花溪,在那里建了一所茅屋,八月秋风掀去了屋顶的茅草,大雨淋漓,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我把诗中的结构理给你明
参考:这首诗以故事的发展为顺序,先叙事后抒情。
共分为四部分:秋风破屋——顽童抱茅——夜雨难眠——期盼大厦
3.我把诗中的情说给你听
参考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置身风雨交加的茅屋中,但是心里却惦记着受苦受难的黎民苍生,不以己苦为苦,却以百姓之苦为苦,这种大济苍生的精神,就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
参考答案:
八月秋高,风怒雨疾,茅飞渡江,高低无招,
群童调皮,抱茅入竹,千呼万唤,独自叹息,
雨淋风狂,屋内雨漏,布衾似铁,娇儿冻馁,
丧乱少睡,长夜何眠,大厦千万,寒士入住,
风雨不动,静心读书,我亦不惧,独庐冻死。
任务三、小组挑战赛.
1.赛诗会。男女比赛,背诵喜欢的杜诗(如果加入解读或赏析更好)
参考:《春望》《春夜喜雨》《绝句》《望岳》《登高》《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蜀相》《旅夜抒怀》《登岳阳楼》“三吏三别”等。
2.挑战赛。男女比赛背诵唐诗,再现唐风余韵
提醒:背初唐四杰的作品、现实主义诗人及作品、浪漫主义诗人及作品、田园诗人、边塞诗人、中唐时期、晚唐时期诗歌等均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