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她位于四川省的东部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地区,她坐落于嘉陵江畔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业资源,她有着70万人口敢闯敢干的奋斗精神,她便是我的家乡四川省蓬安县。百牛渡江便是蓬安旅游业最出名的一个代表。
我出生在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一个村落的最贫穷的一户人家,位于嘉陵江支流边中部的油房沟便是我所在的村,但是我们却常常遭遇河水带来的苦恼。我们村的田地大多都是河滩地,鹅卵石多,最恼火的是一到夏天涨大水,地就全被淹了,啥子都种不出来。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贫困村。为了摆脱贫困,我们村也做过不少尝试:种柑橘,到了七八月份要挂果的时节,一场大水漫过河滩上的果园,果树烂了根,几乎绝收;靠水吃水,挖沙石卖钱,不仅不合法还破坏河道,很快也被叫停。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在2009年的时候开始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机,我们村长王元国与干部聊天的时候无意的提出:“现在旅游业这么火爆,上次无意中看见有的村子因为祖祖辈辈养马就修起溜马场,城里人去骑马,然后靠收费来赚钱,我们村里养耕牛能不能也来做个溜牛场。”
然而一切事物的兴起总会面临阻挡它成长的挫折。当村长把这个想法向镇里汇报时,却被泼了冷水,因为我们村没啥子特别的自然风景,又没得名胜古迹,牛也是各个村都有的普通水牛,发展旅游,哪些人会来看?
面对被贫穷逼迫的压力,只要有办法能让我们村摆脱贫困,我们村都会努力的去尝试,哪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当村长向我们公布这个想法的时候,村民都异口同声的答到:“试一下嘛,反正又没有损失,万一成功了,那岂不是更好。”就这样在没有政府拨钱的情况下百牛渡江的雏形开始了。
在最简陋的码头出发,在满是荆棘的山头仍然站满了观众,在百分之90的观众都是我们村民的时候,在我8岁记忆的时候,在我苦苦央求妈妈为我买一个雪糕的时候,百牛渡江活动开始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我把一半的雪糕递给牛儿的时候,当我在汗流浃背与所有人一同喊到:“百牛渡江现在开始”的时候,就注定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摆脱贫困。
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不少游客专门花钱来看“百牛渡江”。油房沟社区的这一特色景致出了名,“耕地牛”成了“旅游牛”,村里人开始吃起了“旅游饭”。
2010年,蓬安县便将“百牛渡江”旅游项目作为农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打造。为让更多游客进得来,蓬安县着力提升油房沟社区及附近村落的基础设施,先后修通了县城到该村的水泥路,并完成旅游环线建设。同时由县旅游公司统一规划、打造“百牛渡江”旅游区,从2010年起,连续十年举办放牛节,并与西安、成都、重庆等地的旅行社签约,在全国喊响“百牛渡江”品牌。为留住更多游客,蓬安县在油房沟社区等处修建新村聚居点,配套集中供水站等,引领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利用嘉陵江旅游资源,修建了望江楼、牛文化广场、牛文化展览馆;修缮了油房沟村级码头、太阳岛旅游码头,开展游船旅游;引导村民在附近山上发展水果产业,让游客在看牛同时,还能享受采摘的乐趣。
脱贫是必然之路。发展旅游业,由政府拨款为村里购置适宜种植在山上的果树,我们村在2016年就顺利脱贫。
我们村的脱贫历程,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村的集体缩影。普通的山,不高不险,就是川中丘区常见的小山包;普通的河,不急不躁,缓缓流过村庄;普通的牛,不奇不怪,就是乡村里常见的水牛。然而当普通的山普通的河普通的牛,被我们村奇妙的组合起来时,贫困就彻底的告别了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村吃出了新滋味,油房沟人脱贫依靠的不再是简单的山水资源,而是我们在劳动中锤炼出的智慧与创意,化寻常为不寻常,变缺少资源为精品资源。从百牛渡江的创意中,我们看到的一种不等不靠、从没有路中闯出一条路的奋斗精神。只要肯奋斗,办法总比困难多,与其坐等天上掉馅饼,不如踏踏实实谋事干事,先干出点成果来,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与资源。
千言万语一句话:奋斗精神 敢闯敢干精神才是脱贫的重要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