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6218980/4efdfa86c4d034d0.jpg)
提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据记载已有着四五千年长盛不衰的历史,所以中国可以说是世界茶文化史的鼻祖。
今天,草木间茶学堂的茶学讲师菲姐,与你一起来聊一聊“中国的茶文化史”。
【中国茶文化史的定义】
根据我国史料的记载,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茶”字,一开始并非这样写,它是从中唐前的“荼”字衍化而来,其读音可追溯至西汉。
狭义上看,茶文化是茶进入文化领域而形成的。在汉代,一些文人极力倡导饮茶,茶植入文化要素形成了茶文化,所以狭义上认为,中国茶文化起始于汉代。
广义上看,茶文化是伴随着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关于茶以及与茶相关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我国有着“神农尝百草”典故,所以从广义上理解,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茶文化始于神农。
所以可以这样说,茶叶的功能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阶段,它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这样划分成为几大板块:三国以前茶文化、晋代茶文化、隋唐茶文化、宋代茶文化、明清茶文化、现代茶文化。
【中国茶叶从宫廷到民间的传承】
茶叶,这一片被西方人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在隋唐之前,茶叶一直是皇家贵族的专属饮品,寻常百姓是很难喝到这种昂贵的东西。茶叶慢慢进入中国百姓家中,那是在隋唐之后的事了。
贡茶,从我们的西周就开始有了,一直到清朝才结束。
而把茶叶作为饮料之外、当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
在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东晋吴兴太守陆纳,养成只招待茶水客人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就是最好的例证。
到了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当时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
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宋代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登峰造极的时代。宋徽宗皇帝赵舍著有《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
到了宋代,茶叶可以说是进入了“精致时代”,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出国门传至海内外。
宋代的市民,慢慢地也把茶文化植入到日常生活中,他们已经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据记载,北宋汴京当时的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的茶,已成为民间的一种礼节。
到了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曲艺进入了茶馆,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成立了中茶公司,茶叶种植得以大面积栽培,茶叶相关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茶类及茶品也得以发扬光大。
在2000年以后,中国的茶文化也得以复兴延续传承,各种茶文化研究会与茶事比赛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高校的本科专业中也设立了茶艺、茶文化方向。在1993年10月,中央电视台播出8集以茶为主题的电视专题片《中华茶文化》。
如今,茶文化可以说是进入了“大众时代”。比如成都的茶馆,遍地开花,里面的的茶品价格非常实惠,它为每个人提供了喝茶、聊天、打牌、聚会等多功能的服务,茶文化已经渗入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
现代的茶文化,可以说是既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又覆盖全民,影响全社会的文化;它既是高雅文化,又是大众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宫廷及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茶文化引领世界风潮】
中国茶文化,是全世界各国茶文化的摇篮。
远在17世纪初期,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是荷兰商船。刚开始,由于供需失衡,茶价非常昂贵,一般人喝不起,茶仅是宫廷贵族和豪门、世家作为养生和社交礼仪的奢侈品。人们以喝茶来炫耀风雅,争奇斗富,于是,茶很快风行了整个上层社会,一些富裕的家庭主妇,都以家中备有别致的茶室、珍贵的茶叶和精美的茶具而自豪。
如今在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国家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各不相同,各有千秋。
德国:
德国所谓的“花茶”,是用各种花瓣加上苹果、山楂等果干做成的,其实里面一片茶叶也没有。为了调和花茶的酸涩味,德国民众喜欢在喝的时候加一些冰糖。
在这里,就要敲黑板记重点啦,德国人喜欢花茶,但忌讳玫瑰花,所以招待德国朋友的花茶,不要用玫瑰、针螺类的花茶,还有核桃他们也很忌讳!
英国:
英国人专用下午茶,分为大吉岭、伯爵茶、锡兰茶等几种。他们一般都是直接冲泡茶叶,再用茶漏过滤掉茶渣,最后倒入杯中饮用。
英国跟中国一样是饮茶大国,他们极其注重仪式感,尊茶的风气遍布每个家庭,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一天至少喝五次茶,还附加各种茶宴、花园茶会,野餐茶会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英国人忌讳在茶席上放置百合花。
印度:
印度人喝茶,先在锅里煮上红茶叶,然后加入牛奶和糖,之后再加入姜和小豆蔻,就是“萨马拉茶”。印度人的传统饮茶方式也很特别,他们会先把茶倒在盘子里,然后用舌头去舔饮。
日本: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要是约日本人喝茶,尤其要注意不要用绿色系列或含有荷花图案的茶具,因为他们忌讳绿色和荷花图案,认为它们会带来不详。
俄罗斯:
俄罗斯人常喝红茶,他们习惯先在茶壶里泡上浓浓的一大壶,要喝时,倒出少许在茶杯里,冲上开水,根据个人习惯,灵活地调浓或淡。当有客人来时,把茶壶里的浓茶一倒,冲上开水,在往里面加入蜂蜜或果酱,就变成了可口的茶饮料。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的居民酷爱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却觉得津津有味。该国红茶畅销世界各地,在首都科伦坡有经销茶叶的大商行,设有试茶部,由专家凭舌试味,再核等级和价格。
泰国:
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冰,一下子就冷却了,甚至冰冻了,这就是冰茶。在泰国,当地茶客不饮热茶,要饮热茶的通常是外来的客人。
蒙古:
蒙古人喜爱吃砖茶。他们把砖茶放在木臼中捣成粉末,加水放在锅中煮开,然后加上一些盐巴,还加牛奶和羊奶。
加拿大: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较特别,先将陶壶烫热,放一茶匙茶叶,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浸七、八分钟,再将茶叶倾入另一热壶供饮。通常加入乳酪与糖。
埃及:
埃及人喜欢喝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许多白糖,只喝二三杯这种甜茶,嘴里就会感到粘糊糊的,连饭也不想吃了。
北非:
北非人喝茶,喜欢在绿茶花里几片新鲜薄荷叶和一些冰糖,饮时清凉可口。有客来访,客人得将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才算有礼貌。
南美:
南美许多国家,人们用当地的马黛树的叶子制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们是用吸管从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新加坡:
那里最具有当地特色的是长茶艺术,也就是把泡好的红茶加牛奶,再把奶茶倒进罐子里,然后一手拿空杯,一手倒奶茶,两手相距1米左右,反复倒够7次,在这期间奶茶不会洒出杯子外。新加坡的游客可以端着一杯超大的奶茶,边喝边欣赏精彩的倒茶,看得精彩又喝得过瘾。
……
喝茶是健康生活的一种象征,虽说茶通天下,但终究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老外们的饮茶文化跟我们的不太一样。说实在的,在喝茶这一块,中国人真的是幸福满满的味蕾顶尖体验。
【中国茶产地条件下的茶叶特点】
中国的茶叶,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把茶叶分为六大茶系的,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除了六大茶类,还有一个是再加工茶,包括茉莉花茶、速速溶茶、袋泡茶、罐装茶水等。
绿茶,是所有茶中,历史最悠久的,为不发酵茶,特色是清汤绿叶,名茶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绿茶中的名茶非常多,有人开玩笑地把喝绿茶的称为“绿茶阶级”,表示需要有一定的财富和文化地位。浙江安吉县名茶一一安吉白片,曾有“一箱可换部名车”的说法,可见其珍贵程度。
红茶是全发酵茶,干茶的色泽乌褐,冲泡之后茶汤和叶底都呈红色。名茶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以及台湾的鹤冈红茶、日月潭红茶等。红茶现在成为世界生产量最多的一种茶类。红茶暖胃,所以识茶者冬天或晚上都喜欢来杯红茶。
青茶是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有红茶的醇厚。它有个文雅的名字叫做“绿叶红镶边”,表示又红又绿,介于两种茶之间。福建的武夷岩茶、安溪的铁观音、广东的凤凰水仙都属于青茶。台湾的著名青茶则为包种、冻顶乌龙、高山乌龙、东方美人、木栅铁观音等。
白茶是轻发酵茶,茶形纤细,选用嫩芽叶上白茸毛多的品种制成,品质特点是干茶外表满披茸毛,色白隐绿,汤色浅绿。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它是一种珍贵稀少的历史名茶,有许多美好的名字,如瑞云样龙、龙团胜雪、雪芽等等。
黄茶的制法与绿茶相近,唯需经过堆放闷黄的工序,黄汤黄叶是其特点,名茶有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等。其中君山银针相传是慈禧太后最爱喝的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在采摘茶叶后,经过渥堆工序,使茶叶发生后发酵,造成茶面颜色深暗,称为黑茶。它是许多紧压茶的原料,名茶有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藏茶、湖北老青茶以及陕西茯茶。
中国有四大主茶区、分别是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
西南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及西藏东南部,主要生产普洱茶、四川蒙顶黄芽、甘露,贵州省的都匀毛尖等。
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南部、云南南部、海南等,品种包括安溪铁观音、白毫银针、茉莉花茶、凤凰单丛、六堡茶、滇红、滇绿等。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颚南、福建北部等地,是中国最大的茶产区。生产的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而在台湾大大有名的祁门红茶,以及武夷若茶中的大红袍也产于此地。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部,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颚北等地,主要名茶为安徽的六安瓜片、霍山黄芽,以及河南省的信阳毛尖等。
【结束语】
中国茶的历史及其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实不仅仅是形成简单的一种饮食文化的过程,而同样映射出一个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特质。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把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宫廷和社会每个角落,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领域。现代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如今我们常讲的茶文化可以更偏重于人文科学。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醒来忙碌柴米油盐茶—— 自古到今,几千年以来,茶事是市井瓦肆、寻常巷陌、乡间村野的百姓生活,素来不离人间烟火,俗得不能再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我们手中这一杯茶,却从未离开过我们的生活。
茶在开水中浮沉,人在社会中沉浮。品茶就是在品人生。茶要细细品味才有滋有味,人生也是这样的。人生苦短,愿我们可以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学会在喝茶中偷闲。
— END —
【尊重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18980/0de27afd807c414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18980/3ff36ac28d5eb92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218980/4ffaa7766d641ff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