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课例展示后,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结合课例的微讲座。我以《以一道题为坐标原点》进行了分享,我的课也与此有关。】
这次题目的来历与成尚荣先生的新书《儿童立场》有关,他这本书的序的标题是《站在更大坐标上讲述自己的故事》。
(一)我的思考
那么,我们可否以一道题为坐标原点呢?答案一定是可以的。
首先,哪些题可以成为坐标原点呢?
第一,极具辨识度的题目。比如周长和面积的对比练习、表面积和体积的对比练习、简便计算的对比练习等,都是可以的。
第二,一些数学建模的题目。比如方程概念、平均数概念,一些运算律的学习等。
第三,一些含有数学方法的题目。比如从特例中寻找规律、倒推法、设数法、还原法等。
教材上的题目基本都是带“?”的题目,可教参上基本都有这样一句:不作统一要求。但这个“不作统一要求”我们只能“视而不见”,因为考试时是“全体要求”,不光是B卷,就连A卷上都会有这样的题目出现。这使得我们进行这样的研究的价值增大,即可以为考试服务。
其次,以这些题为坐标原点后,往哪里生长呢?
我想,可以从数学的四基出发,看看可以往哪里生长。
第一,基础知识长1厘米。
第二,基本技能升1厘米。
第三,基本数学思想多1平方厘米。
第四,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大1立方厘米。
当然,这里的1厘米等都是虚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属于一个点上的学习生长,基本数学思想属于在一个面上的生长,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在一个体上生长,从点到面,再到体,学生的学习浑然一体,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立体起来。
最后,如何实践呢?
第一,找准学生的起点。可以用学力单等,先让学生独立试做一遍。
第二,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搜集学生的思考,进行分类,分析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尤其是找准学生的共性问题。
第三,课上集中分享共性问题。搜集典型作品,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分享,总结出方法、规律。
第四,练习检测,个别辅导。再用题目进行检测,考察学生内化情况。
(二)我的实践
以这节课为例,来谈谈我如何实践的。
“相遇问题”这个数学模型已经学过一课,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且数学书上的练习题都是求相遇时间的题目,没有一个基本的变式练习。在练习六的最后一题是问号题,也只是在路程变化上做文章,而就这一点,学生要厘清这里的等量关系,也是有些困难的。
所以此堂课的定位是::1.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模型。2.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巩固相遇问题数学模型。
此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1.批阅题单,拎出共性问题。
(1)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2)小组分享,辨析问题。
(3)全班分享,解决问题。
2.变式思考,巩固模型。
3.拓展练习,形成技能。
(三)我的反思
反思1:学生的课堂表现,重点针对分享式教学而言,比起平日的课堂,发言的质量略有提升,但发言的人数在下降。
抽到的五小组,四个人:梓淇平时就很喜欢分享,禹诵分享的就会在小组排第二,另外两人几乎不会主动参与分享。而在这节课上,我听到的是朱珠同学的分享,很流利,表达也很准确。钧毅略显紧张,但梓淇一直在帮助他,最后他也能分享出来。实属欣慰。
上课之前一再告诫自己:从容一些。所以,课堂上学会等待孩子们的发言,对于这一点,我坚信应该如此,哪怕后面会上不完预定的教学内容。而当一堂课是以学生的理解为标准时,孩子们学会自己反思,学会质疑,那是真正的生长。
反思2:我的应对,还可以在哪里提升呢?第一,在学生分享时,搭的支架不够,如果强调结合图来分析,也许就会节约一些时间。第二,有个别学生分享时有些啰嗦,我没有及时制止,害怕这种生硬的打扰对学生有伤害。第三,忽略了板书的功能,让最后的总结环节显得有些空。
如果说课堂重建的话,可能我还是会这样上吧。只是需要在学生分享时能够有的放矢。
后续跟进:今天又花了一节半的时间,将那天没有进行下去的内容进行了思考和分享。明天找个时间做测评吧。
从基本的相遇问题的模型出发,经过一定的变式,又回归到基本的模型,让学生明确数学的简约。一步一步的引导和思考,学生在积累相遇问题的基本活动经验上又多了一些。
以一道题为坐标原点,这堂课一定要和学生的数学素养结合起来的话,至少在数学模型、数学推理上有生长的地方,其他的诸如运算能力、数学抽象等这些空间是大有作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