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Mellinda原创,如转发请署名微信订阅号【Mellinda写下来】
作为一个策略型策划人,思考是每天孜孜不倦的功课之一。
但有趣的是,细细回想过往11年的策划经历,好像从来没有像“思考者”那样——
雕塑般的眉头紧皱,为一个问题静静思索……而从实际结果出发,“不认真的思考”似乎也并不影响思考的效率和深度。(脸皮厚一下)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看到大脑的图示(这里不细说了):你会发现,人的思考深度用一句话大体能概括:具象、抽象、再抽象、再具象的过程~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看见一个盒子,具象的,抽象是把盒子分解成不同的物质记忆,再抽象是进一步关联和判定最适合的物质记忆,再具象就是,这个物质记忆就是“需要打开的包装,里面有货”~
这个说法在科学上肯定不严谨,但是我们暂且拿它作为一个假设。
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如果有两个场景:
一个是和同事们坐在一个会议室里准备“头脑风暴”(A场景)
另一个是你睡眼惺忪来到镜子前准备刷牙(B场景)……
议题来了,哪个传播形式对于客户的新品更有效?
先看A场景,它的思考深度路径可以列为:
具象1:什么样的传播形式
抽象1:过往的传播形式+目前的传播形式+未来的传播形式
抽象2:综合过往当前和未来的最佳传播形式
具象2:社群+圈子+大数据营销+VI焦点场景(假设是这个答案)
再看看B场景,它的思考深度路径是这样的:
具象1:刷牙,我看见了我的牙齿,传播那个事儿……
具象2:上周我看见的案例,在说刷牙时碎片场景中的高效能
抽象1:类似的场景高效能价值有A、B、C、D
抽象2:A、B、C、D与传播形式之间的交叉比对判定
具象3:核心场景+高效能价值链+有效的传播形式+VI实现创意+大数据管理(假设是这个答案)
不是做营销的朋友看着有点晕也没关系,差别在于:
刷牙是一个与思考本身不相关的场景
而在不相关的场景中,我们更容易联结不同类型的具象画面
而每个具体画面背后的抽象神经元差异化更大
这种跨界差异在交互中创造的“新价值”会越多
且在回归到具象讨论和应用时比单一具象的深度思考更加“聚焦”
假设我刚刚的假设是真的,那就意味着“忙里偷闲”和“闲里偷忙”更具高效能
根据个人的习惯及一些访谈经验,这几个场景的性价比可见一斑:
1、刷牙
2、拥堵滞留在交通工具中
3、等电梯(个人认为看分众比较低效能,江老师您别骂我~)
4、出了交通工具走向目的地
5、一个人喝咖啡(茶没这效果)
6、站在窗前看外面
7、(非常个人化的)被某个人气着以后
顺便说一句:美国的脑科学发现,90%的公司创始人是跨界思考者:)
今天的麻灵的写下来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有问题可以回复对话框,我在以上这些碎片的黄金时间给您回复~
Mellinda
网友评论
哪个好心朋友告诉我:简书和订阅号的差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