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葛优饰演的马邦德对姜文饰演的马匪张麻子和周润发饰演的恶霸黄四郎说:“我以为,酒,一口一口喝,路,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咔!……“
《让子弹飞(2010)》中国自古有“华夷之辩”、“夷夏之防”,但是儒家思想能从春秋战国时的齐鲁之地一直发展到成为东方的主流思想体系,说明其从来就不是一个排外体系。
在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七十年间,中国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二十年时间就要走完西方国家走了几百年还没有走完的路,如同在悬崖上行走,命悬一线。
在这部《叠变》中,作者马勇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变革几乎没有一个能够走完全程。将一场又一场的变革叠加到一起,作者称之为“叠变”。而叠变到最后,终于发生了“裂变”。欲速则不达,步子迈得太大终归全盘皆崩。
中国在两千年来之所以只有改姓易代的王朝更迭,而没有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阶层固化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将中国被拖入全球化的轨道。直到明朝中期,中国还在享受着世界全球化带来的效益。可是,蒸汽机的出现让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
英国分别于1787年,1793年和1816年,派出了三个使团,出使中国。三个使团都无功而返。第一个使团在来到北京的途中,代表卡斯卡特病故,第三个使团代表阿美士德伯爵也没有见到当时的嘉庆帝,只有第二个使团见到了乾隆皇帝,但是,由于使团代表马戛尔尼不肯向乾隆跪拜,乾隆在敕谕中称英国的要求“与天朝礼制不合”,驳回了马戛尔尼的全部六项请求。
英国的三个使团的主要目的都是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纺织工业品,让中英贸易趋于平衡。从商业上看,中国并不存在对英国的倾销,英国人自愿购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中国政府没有任何补贴,所以,通过谈判来解决贸易失衡的问题是不可能的。
马戛尔尼晋见乾隆由于和平谈判无法解决贸易问题,英国人开始对华销售鸦片。尽管鸦片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却实实在在是一种罪恶。
1769年,瓦特对早期的工业蒸汽机进行了改良。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历史上,无论朝代怎样更替,一直是士大夫掌握着话语权,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哪怕不是进步。有了异族入侵,即便是俯首称臣,也会在文化上同化他们,而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对于社会变革有一种近乎本能的保守,文化的改弦更张,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想像的。中国人不可能像日本“黑船事件”一样,从头开始,一路向西。中国文明虽然一直强调与时俱进,生生不息,但在某些关键时刻,还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
《林则徐 (1959)》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条约中引起朝野最大恐慌和不满的“五口通商”,在现在看来,也许不是一件坏事,中国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就证明了这一点。可是,当年的道光帝没有现在人们的智慧,是不可能明白的。吊诡的是,引起战争的“鸦片”,在条约中只字不提,在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鸦片贩卖越来越猖獗。1858年,在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天津条约》的修订中,鸦片被列在了进口商品的“药品”名录下,鸦片交易被完全合法化了。战争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危害之一是,从此,大国的威望不再,堂堂中华成了刀俎上的鱼肉,任列强宰割分食。
当时的有识之士突然发现,中国不再是世界的中心,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再没有“四夷宾服,万邦来朝”。中国成了外国人眼中的野蛮而落后的国家,而“落后就要挨打”。于是,一场场战争的惨败,一项项不平等条约的签署震憾着朝野上下。人们不相信,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会轻易失败。失败没有让民族觉醒,反而使得清廷更加保守。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五口通商”给了清政府机遇,但是,整个朝野最留恋的,还是传统社会的宁静与安逸。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分水岭。这是世界走进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中国的教训,不是人民太愚昧,而是统治者太自私。象一个新生儿一样,中国走得犹犹豫豫步履蹒跚磕磕绊绊几乎一步一个跟头。
《火烧圆明园(198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高潮是“火烧圆明园”,咸丰帝连惊带吓,病死在热河。同治四岁登基,清朝进入了慈禧的时代。慈禧除了牢牢地把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之外,为政并没有什么见识,基本上是放任自流。她的一个对中国走向有深远影响的举措就是重用了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汉人士大夫,他们在镇压太平军和开办洋务运动中屡立奇功,成为朝廷的柱石,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
此时,清政府本身自顾不暇,无力保护周围的附属国。琉球、越南、缅甸、朝鲜,在这些国家遭受日本、法国、英国等强国占领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向他们的的宗主国——中国求救,但是清政府此时身陷各种危机,无法对他们进行保护,于是,这些国家和地区不再承认中国的宗主权,这也造成了中国目前极为复杂的周边国际形势。而为了争夺对朝鲜的宗主权,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三十余年打造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赔偿白银两亿两,不但失去了对朝鲜的宗主权,还割让了辽东半岛和台湾及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等。后来,清政府为了“赎回”辽东半岛,又支付了三千万两白银。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终结了百日维新。书中对于戊戌政变之前的一些内容描述虽然还是显得语焉不详,也可以看出与我们之前知道的正史或野史都有所不同。另外,书中也没有提到光绪被软禁的事。但是,不久,慈禧将端郡王载漪次子溥儁(书中为俊)过继给同治帝,获得皇子身份,称“大阿哥”,有废立光绪之意,史称“己亥立储”。各国公使对立皇子反应冷淡,朝廷对此极其不满。暗中鼓励义和团起来反对洋人。八国联军之役后,慈禧以“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的罪名,将载漪父子发配到新疆,最后,溥儁随载漪逃到了蒙古。
《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黄村等地为八国联军永久驻军点,但是,其他国家军队先后撤军,只有日本始终坚守到底。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其“华北驻屯军”就是当年多国部队的一部分。
《辛亥革命 (2011)》中的隆裕太后1904年11月14日,光绪去世,第二天,慈禧去世。12月2日,时年2岁9个月大的溥仪即位,翌年改元“宣统”。由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氏(即隆裕太后)与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共同辅政。这一重大的最高人事变动使得原本复杂紧张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晚清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会有爆炸的危险。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北站被三颗子弹击中,当时,他正在准备参加国会议会竞选,目标是内阁总理,在此之前,袁世凯邀请宋教仁加入外务部,四品衔。孙中山认为宋教仁的死是袁世凯所为,发动了“二次革命”。按照作者的分析,“宋教仁之死追查到内阁总理赵秉钧,大体上是可信的。”而作者也揭示了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深层次原因。
《辛亥革命 (2011)》中的孙中山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8月6日,袁世凯宣布中国“中立”。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5月9日,在没有得到国会批准的情况下,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所有要求,即所谓“二十一条”。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即皇帝位,开始了一场复辟闹剧。1917年3月14日,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宣布与德国断交,8月14日对德奥宣战。
二十一条中国人自古有一句老话“盖棺定论”,相信只要历史成为历史之后,一切自有公道。但是,这段历史,却总是众说纷纭。从开始的胡绳到近年的蒋廷黻,有众多大师和学者写过《中国近代史》,他们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进行解读和分析,所作出的结论各自不同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中,林则徐和琦善的形象和我们通常的理解完全不同。他这样评价琦善:“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更多的视角给人以更大的思考空间,历史就是这样在反复地探索和解读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显然,作者的观念,更倾向于史学大家蒋廷黻,同时不时可以在书中看到茅海建、郭世佑、袁伟时等诸位专家学者的影子。
作者并没有详细叙述每一个事件的过程,书中基本没有增加新的史料,而是提纲挈领,使得脉络更加清晰,将重点放到分析和解读上。文笔细腻,观点鲜明,给读者以很多有益的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