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这个「职业规划」话题,其实我思考了很久;期间,看过很多相关的课程和文章,也咨询过很多业内前辈。最近有帮助一些互联网新人解答了一下他们关于职场规划的困惑,所以本周这篇文章决定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感悟。
以始为终,借事修人
尝试思考一下自己10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自己会什么,擅长什么,要积累什么。
以终为始,借事修人,做好长线规划。根据我们最终的目标,制定我们当前的规划,我们要保证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帮助自己修炼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在为10年后的目标做准备,不然每一年的行动只是行动的浪费。
其实我刚开始被问这个问题,也是一脸懵逼,因为我觉得自己还年轻,10年对于我来说太遥远。不过后来仔细回过头来想,虽然人生确实有很多变数,我们至少现在对于10年后会有一个大的框架。当然目标也可能随时调整,但我觉得至少要保持这样的意识——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做准备,才能让生命的每一分钟都有价值。
这个问题,是我过去忽略很久的,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想清楚这个问题,才能继续往下聊聊如何选择行业、公司、岗位。
选择感兴趣的行业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细分行业和岗位出现。我们可能要5年或者更久的时间,才能熟悉这个行业的业务模型以及积累行业相关资源。
比如我觉得游戏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能光靠做出一款好游戏来赚钱,我们还需要过硬的渠道资源、牛逼的市场包装。我一直觉得,所有产品或人能发光发热,总有某个方面的过人之处,如果都没有,那么它大概是有非同一般的运气。
言归正传,这里我更觉得需要选择一个自己充满热情的行业。这里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充满热情”,从兴趣出发,且已经投入了一定精力,具有一定专业能力。比如说:有人说我爱玩游戏,想去游戏行业,但是进入游戏行业;但其实行业内更需要的人,是你说自己玩过很多游戏,且对各个类型或者某一品类游戏有深入研究。
如果你说你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情,那么请选择一个你至少不讨厌且略有研究的行业或者工作,坚持深耕下去。
岗位=能力+赚钱
至于岗位方面,第一,是能力的匹配性。
尝试分析过往的工作经历或者学习经历,然后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在哪个方面可能有机会达到同行的佼佼者。
再把你拥有的能力与相关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匹配。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匹配性,即便你没有相关经验,那至少你要有相关能力。以增长岗位为例,比如你考虑应聘京东的增长运营专员,你即便以前没有电商行业相关牛逼的增长经验,但至少这些通过数据、文案等手段驱动产品增长的底层能力,你是具备的。
第二,是对该岗位未来赚钱能力的预期。
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工作带来一部分核心价值是经济利益。
分析你所在的城市哪类岗位薪资待遇普遍高于其它岗位,且社会需求量比较大。
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二点?因为我觉得综合而言,你未来能在某一岗位上的高度,决定了你计划所从事的岗位是否值得你为之奋斗,而不是岗位本身。但是,现实情况下,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地域、市场需求等因素,是否会让我们被迫离开之前的岗位。转行成本大,所以需要我们做好规划,规避风险。
公司选择不如部门选择
我觉得首先,需要说明「大厂」和「小厂」之分。很多人的目标可能都是去「大厂」,其实一家公司能否成为「大厂」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按照融资?人数?是否盈利?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很好的判断标准。个人认为,更多去思考进入「大厂」还是「小厂」,不如去思考该去一个什么样的业务部门。像BAT这类所谓的一流大厂,内部部门之间的差距很大。大厂一些非核心业务部门可能甚至比不过一些小而美的创业公司。
所以,公司选择上,我更建议去深入思考什么样的部门适合我们,这边部门划分总体可以划分为:
核心业务部门(一般也是成熟型业务部门)
探索型业务部门
成长型业务部门
非核心业务部门
此段灵感来源于黄有璨的一门求职小课,总体部门的划分遵循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最不建议去的肯定是非核心业务部门。如果不幸身处于这样的部门,那只能说快速在该部门培养起自己的业务能力,然后早日转到其它部门。
剩下三个部门可能适合不同的人。这里取决于你是否「是否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野蛮生长能力?」。如果「遇到一个从来没接触过的业务,能快速模仿和学习,自主解决相关问题,推进业务前进」,那么你的学习能力和野蛮生长能力可能是优秀,依次往下,良好和及格。
如果是及格档位的人:更适合去成长型业务部门中岗位职责比较明确的岗位;或是大公司核心业务部门(门槛高,不容易进),最好有比较优秀的前辈带你,能够让你熟练学习到一些基本技能。
如果是良好档位的人:避免动荡职业环境,所以不推荐探索型业务部门。可以选择成长型、成熟型业务部门,让自己能够在一个比较适合的舞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如果是优秀档位的人:探索型、成长型、核心业务部门都可以去选择。对于这些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不管身处于哪个部门,先成为技能头部人才,再成为业务头部人才。
这里发现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快速成长」,但是这里更建议的是,量力而行,先把每一步都踩踏实。不要追求挑战超乎自己能力的工作和任务,因为失败了只会让自己和团队更加受挫,陷入恶性循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