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一日一读: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子张篇》
【原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①。必也亲丧乎!"
【注释】
①致:到了极点。这里指人的真情全部表露出来。
【翻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会自动地充分表露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读】
《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正常反应,这些情绪人人都有。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时,人的内心是平静的、自然的,这是一种平衡状态。但是,人毕竟是各种情绪的集合体,在处理各种事情时,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各种触动,这些触动会在心理上产生反应,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通过表情、行为等反映出来。由此可见,内心受到激荡产生各种情绪,并将这种情绪抒发出来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但是《论语》此篇却指出“人未有自致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并不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情绪不能不抒发,也不能随便抒发,该怎么办呢?这里要再次提到《中庸》中的一句话“发而皆中节”,合理地控制与抒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