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吃饭,因为一点小状况,身边的小伙子开始朝自己嚷嚷,我解释了一句,他的火气更大。
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没有继续辩论。
后来回想这个事情,其实也不能怪谁,只是规则没有制定清楚。而这个小伙子却认为自己侵犯了他的权利,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样子。
也许是自己情绪本来就不太好,回想这个事情,心情变得格外不好。
自己也在提醒自己,自己是做事的人啊,不能因为各种小事就纠缠不休。
道理是这样,但应该怎么向自己解释,能更好的缓解自己有点郁闷的情绪呢?
首先想到中科院老师,讲到的一个观点,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内科问题都和情绪有关。
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能有这种负面情绪。从理性上讲,自己试图说服自己,不要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否则受伤的也是自己。
然后又想到,课程讲到的积极心理学部分。我们应该关注优势,而不是关注问题。因为越关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神经连接就会被强化。这往往会加剧问题本身。
回到这个问题上,就是不能总是回想这个糟糕的一幕。即使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反思过了,就不要再多想。想多了,只会加剧自己的郁闷情绪。
此外,还想到别人提到的一个观点:我们人类是比较专一的,怎么讲的,就是你不能即高兴又悲伤。
就是说两种对立的情绪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运用到这个问题上,具体该如何做呢?
多想想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郁闷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想到上面这些,心情要平和很多。毕竟,自己也是能听进道理的人。
但不得不承认,人是不太愿意听大道理的,除非有现实可参考的案例。
感觉真正让自己彻底不在意的,是下午紧张忙碌的工作。
工作的时候,完全忘了中午遇到的小插曲。直到工作完成,才想起来中午还发生过这么有趣的事。
但这个时候,对中午的小插曲已经完全释怀了。
这半天时间下来,发觉能疗愈一个人的,除了时间,最有效的就是行动。
备注: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