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不合理时:
老人:消极怠工➡️看新人踩坑➡️给他人挖坑
新人:拯救者心态➡️活不下来
员工想要的是团队支持型的文化(家文化):你要支持我,但是不要管我。
当已经过了创业期后,就不能推行家文化了。因为小善既大恶。——员工和企业会一起变得没有竞争力。
组织文化,是组织发展的起点亦是终点。
1、组织文化重要性
组织业务快速发展时,一白遮百丑,掩盖了组织存在的大部分问题。
当业务发展趋缓时,组织问题陆续浮现,负向文化剧烈爆发,组织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几乎不存在组织文化不变革而战略转型成功的企业。
德鲁克:文化可以把战略当早餐吃掉,可以把技术当中餐吃掉,可以把产品当晚餐吃掉。
2、不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惯性
1⃣️帮派和山头
因为,当没有统一的文化价值观时,人们喜欢跟自己价值观相似的人聚集在一起。(经济学上的效能和心理学上的安全感需求)
2⃣️官僚主义盛行-组织内最隐性、最强大的杀伤力。
官僚主义的本质是不担责,因为当生存压力不大时,人们会天然的摆脱责任。此时设定边界和强调规则,便是自我保护的盾牌。
表现为:部门墙、效率慢、行动僵化。
3、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明暗线
1⃣️明线:企业文化是从业务里长出来的。(价值观即业务,业务即价值观)
文化价值观澄清到最后,一定会深入到业务成功的底层逻辑上。
2⃣️暗线:最高领导的管理哲学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假设;
关于人性的假设;
关于人际关系的假设;
关于现实和真理的本质的假设;
关于时间的假设;
关于空间的假设;
应对未知和不可控的假设。
4、组织文化落地
价值观必须进行行为化提炼:指导行为、自我检视、监督他人。
企业文化落地需要深度结合业务和管理的实际场景,是知信习行的系统化工程。
价值观约等于能力,所以正向行为:是提倡的价值导向。负向行为的指向性更强,是对具体行为案例的列举。
组织文化价值观必须有正负向行为的标准化澄清,否则会变成个人好恶。
组织内最大的荣誉是晋升。
价值观是业务成功的底层逻辑,所以榜样人物得是通过价值观取得业绩的人。
纳德拉在自己的《刷新》一书中,曾经提到这样一种说法:“每一 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到达某一个点时,都应该点击 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重新思考自己 存在的意义。”
使命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起点和支撑点,任何一家公司的 旧战略都是基于旧使命的,当你刷新使命时,新的战略就会自然涌现,并最终形成新的企业文化,我们将这一过程总结为刷新 使命、刷新文化和刷新战略。
德鲁克曾说:“文化把战略当早餐吃。”如果你只盯着战略,必定会失败,因为既有的文化会把新战略当 早餐给吃掉。纳德拉非常相信这句话,他说:“最终任何一家企业的成 功或失败的原因都是其现行文化的滞后反应。”
纳德拉说:“固化型思维的公司总在逃避风险,却又期待创新的出现。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把关注点从到底做错了 什么,转变到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固化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相比, 一个是看结果,一个是看过程。
《中欧商业评论》曾发表的一篇文章,我觉得说得特别好,“很多 人把微软重回聚光灯的原因归结为成功地实施了云战略,这话只说对 了一半。顺利云化是所有人看得见的那部分,真正让微软焕然一新的 不是任何实打实的战略、产品或市场定位,而是纳德拉在根子上重塑 了微软积病已久的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