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一·五四。
未到阿那先䍡(罒+欶),任为抛掷也缠绵。
【辩误】
原书的“䍡(罒+欶)”,应该为“簏簌”。簏簌,音lù sù,下垂的样子。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诗:“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唐·李郢《张郎中宅戏赠二首》诗:“薄雪燕蓊紫燕钗,钗垂簏簌抱香怀。”
目前各种《随园诗话》的印刷版本中,本条诗话的“簏簌”都印成了“䍡(罒+欶)”。这个错误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5月第一版的竖排繁体字《随园诗话》中就已经出现。笔者推测,出现该错误的原因是,校注与标点的底本选用了乾隆庚戌和壬子随园自刻本,而笔者见到的自刻本影印本在“簏簌”的上半部都出现模糊不清的问题,簏字上半部竹字头基本没有,而簌字上半部的竹字头只有左边一点,看起来很象罒字头。当时的校点者可能推测二字都是罒字头。实际上,在康熙字典并无(罒+欶)字,印刷者按照校注者的底稿,刻制了这个铅字,后来的出版物均照抄照排,以致讹错流传至今。由于笔者知识浅陋,或许“䍡(罒+欶)”是“簏簌”的异体字,只是笔者未见到相关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