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季的时节,特别分享一本适合给初入职场的孩子们作为职场第一课的书籍, 那就是《12个工作的基本》。
本书的作者大久保幸夫,是日本法政大学研究生院的教授,专门从事人力管理、劳动政策和职业设计。
他是一个对人和组织有深刻研究的专家,著有《应届生无业》等职业指导书籍。
2023年5月,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年失业人数达600万,失业率20.8%。
一度有主流媒体发表观点,呼吁高校毕业生脱掉“孔乙己的长衫”;
也有大火的毕业演讲“我宁愿自己没有上过大学”。
另一方面,企业HR部门依然为了招聘人员而焦头烂额 各大伺料的TOP公司签订“互不挖人”君子协定。
那么,就是什么造成了企业和求职者的脱轨?企业关注的能力是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能力呢?
关于职业和工作的误解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大约都写过类似于《我的理想》的作文。
理想中,我们可能会成为科学家,成为警察,成为外交官等等看似完美的职业。
但是毕业时,就要去寻找理想的工作吗?
如果不符合我们的理想职业,就不要选择这份工作?
大久保幸夫先生说:职业发展之初用漂流的模式,过段时间再切换成登山型。
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不同于我们俗话常说的“男怕入错行”,作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暂时没有想清楚要做什么也没有关系,都是试试也是可以的。
就是漂流的模式,但是漂流的过程中,我们也避过了山岩,闯过了激流。
在这期间,培养了我们都各种技巧和能力,为未来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也思考明细了职业方向,那么就可以切换成登山模式,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看,向上走。
另一种普遍存在的误解,是认为学历高就一定会有就业的优势。
2023年,全国硕博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今日上海交大博士应聘某学校的保育员也引发争议,到底是因为学历贬值,还是属于教育资源的浪费?
以其期望以提升学历来获得神秘力量给职业生涯以加持,不如夯实基础,修炼12个工作的基本能力。
12个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书提炼了12个工作的基本能力,可以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我管理方面的四项基本能力:乐观力、目标发现力、持续学习力、人脉开拓力。
乐观力是指和压力做对抗,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