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71601/1ad1119cc1614c29.jpg)
恐怖片是我绝对不敢进电影院看的。虽然只有进了影院,在漆黑封闭的环境下才会对电影有绝佳的浸入式体验,但这对我来说,绝对不包括恐怖片。
为了满足对某几部恐怖片的好奇,在电脑前观看,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随意控制画面大小与声音的有无,这样可以减弱心脏的不适感。
《寂静之地》首先是冲着女主艾米莉·布朗特去的,从看第一次看到她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中就被她的英伦高冷范吸引,又在《年轻的维多利亚》、《明日边缘》看到她的唯美和英气,她已经是一个具备十足吸引力的女演员了。
《寂静之地》在恐怖片领域做了一次关于声音的探索,在开场安静的似乎以为音响出了问题,在确定了基本音效后,观众的心会一直随着大多数的寂静时间而紧绷着,等待高潮的爆发与危险的来临。可以说《寂静之地》给想在恐怖中寻找安慰的影迷以前所未有的体验,人人都不敢惊叫,人人都不敢发声,观众隔着银幕和片中人物一起,战战兢兢,屏住呼吸。
《寂静之地》讲述没有视力但听觉异常敏锐的怪兽袭击地球,夫妻俩带着幸存的两个孩子来到乡下躲避怪兽,他们用手语交流,摈弃所有发出响声的家用电器,甚至不穿鞋,装食物的碗盘都换成植物叶子,不敢吃薯片一类有声响的食物,不给孩子玩有声音的玩具,每天他们都在小心翼翼中度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1601/a81c32e81e1291d2.jpg)
妻子正要临盆,当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如何避免声响也是观众的疑问。看到妈妈缝制的婴儿棉质摇铃,和小婴儿床的木头盖子,为婴儿准备的氧气机,这一幕似乎比看到怪兽还要觉得恐怖,同时也看到,这一对夫妻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虽然在人生绝境处,危险无处不在,但是他们依然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也让影片除去恐怖的外衣拔高了精神的层次。
或者说,《寂静之地》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导演设置的人物关系,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孩子们在父母的保护下自然成长。
大女儿是个哑女,这样让一家人能在世界末日可以更加有利地选择了手语进行沟通。但是聋人因为感知不到外部声响,所以当怪兽袭击人类,女儿是不会像常人一样感觉那种恐惧的。所以开场,女儿对于小弟弟的疏忽,导致玩具飞机的电子声音招来了怪兽的袭击,当一家人目睹怪兽袭击了小儿子,女儿的恐惧才正式上线。并且也给自己埋下了内疚和与父母隔阂的阴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1601/390db27be09fc40a.jpg)
儿子胆小,曾经熟悉的喧闹变为鸦雀无声,又目睹了怪兽袭击了弟弟,让他更加的恐惧,即便跟父亲在一起,他也时刻感到恐怖至极。但是为了救母亲,他听从了父亲的要求,独自在黑夜放出了烟火,制造了更大的声响。之后成功的那一抹笑意出现在儿子脸上,这是他在片中唯一的笑容。
父亲最后为了儿女,看到怪兽正要袭击孩子们,本能地站出来。那句“如果我们不能保护他们,我们又是谁呢?”身为父母者,牺牲了自己,不怕以卵击石,不怕魂飞魄散,只因为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唯一他们付出的动力。父亲诀别前,一句唇语”我爱你“,让女儿的心结终于被打开。
虽然是个恐怖片,但这一幕真得看得我很难过。
妈妈在临产前,意外踩到钉子,此时闻声赶来的怪兽,潜伏在身边,时时进击,而临近生产和脚底穿钉带来的双重剧痛,都无法呼叫,这种紧迫感、压抑感让屏幕外的观众心脏跳到了喉咙。为母则刚在《寂静之地》里再一次被展示,这一全天下女人共有的特性再一次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1601/c338b36c877f374e.jpg)
再难,母亲还是会保护孩子,再苦,母亲也会跟孩子一起渡过。
前几天跟朋友聊天,说国外许多电影都比国产电影有意义,其实就是国外的导演会扎扎实实的炮制故事,设计人物关系,而无论怎样的锦上添花,都是在最基本的人性道义之上。
由于《寂静之地》大多数都是鸦雀无声的,所以演员的演技格外被放大,影片中的父母、孩子,每一个都演绎的真性情。虽然怪兽是虚拟的,但是一家人的关系是坐实的,这样也就让演员有了塑造空间,这也是让作品能够接地气,让观众除了惊吓带来的舒畅以外感受到了真实与感动。
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4071601/9aed6b723045b161.jpg)
无戒365天日更营 第99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