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过一篇报道还是影片。
大概是讲一个男孩父母早年过世,没有一个人正眼看过他。小时候又长得很瘦小,总是被同学欺负,瞧不起。
有一天,他无意中在衣柜找到了妈妈的内衣。那时的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那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穿上它,自己看起来似乎变得强壮一点了。
他特意穿上它来到学校,以为没人敢再欺负他了,却没想到惹来更多同学异样的眼光和打压,大家都说他是变态。但是那一次他并没有像平日里忍气吞声,而是把嘲笑他的同学打得落花流水。
从那以后,只要穿上内衣他就什么人都不怕了。他甚至把它当做保护自己的盔甲。后来他变成了恋衣癖,总是去偷女人的内衣。直到他中年后,一次身体检查意外的发现自己是肝癌晚期,他觉得上帝也瞧不起自己。
终于他决定破罐子破摔,用自己剩余的生命去惩罚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以此惩罚社会的冷漠。
伤害无辜的人,他对此竟然没有一点悔意。甚至不惜把怨气发泄在无辜的弱者身上。还把自己的过错推卸在别人身上,觉得自己今天变成这样是因为社会的冷漠。
解释风格,即每个人解释事件发生原因的倾向。上文所提到的人,解释风格明显是不可取的。
那时的你还小,被别人伤害不是你的错。童年的记忆无法抹去,只有本人才能帮助自己消化掉过往的伤害。消化不了的伤害只会变成一种毒气,害人害己。任由自己对它听之任之,只会越陷越深。
作为一个成年人,对于小时候那些伤害自己的人,可以把他们当做“重要他人”来解释,来鞭策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何非要归结于社会的冷漠呢?如果每个人都用这么悲观的解释风格解释委屈,挫折,那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呢?
也许你没办法把那时的恐惧连根拔起,甚至因为那次经历依然只能做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孩子,但至少不能让它去伤害人啊。
(二)
面对逃婚的新郎,有的新娘解释为:他不爱我,我不够好。
有些新娘解释为,也许他觉得我们不合适吧,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够好,我们只是不合适。有时候,合适比喜欢更重要。
感情陷入低谷时,你的解释可以是,遇到挫折说明我们需要调整和成长。
如果每个被逃婚的新娘都采用第一种解释,那得看到多少怨妇啊。
(三)
在小说里,镇魂街是一个吸纳亡灵的地方,人死后的灵魂就在这条街上等待着投胎。在漫长的等待中,总有一些人产生不好的想法变成恶灵。
亡灵通常还是比较有理智的,通人性,三观也相对端正。而变成恶灵后就一味地遵循自己的欲望了,且食人肉。恶灵就像釜山行里的丧尸,变得行尸走肉。
放在生活中,解释风格悲观的人就像产生不好想法的亡灵一样,会变成恶灵。体内只有自我,遵循着自己的欲望,整个人都变得失控。
有时候你活得很累就是因为你的解释风格在作怪。一个青春期早恋的孩子非要被你解释为不正常,这真的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很多时候,你的解释风格都是不可取的。解释风格是立体的,多面的。尝试着用不同的风格去解释一件事,也许你会如释重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