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要进行 “诗词大赛”地区选拔赛,公司十分重视,特地找来一位出考题的教授。
我们几个文案人员,也趁机参与。公司组织一起开个会。教授在会上作代表性发言讲话。
教授的一番话,让我们都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
他把同事出的试题,条分缕析地总结下,说明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概括了四条出试题的原则。
一是严密性,二是教育性,三是地域性,四是综合性。
严密性,是指出题要准确,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和题目。
教育性,是指试题要有教育意义,因我们公司为教育性质的公司。
地域性,是指所在的身份,因为一个省和另一个省,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别。
综合性,是指试题的答案,不能过于单一,要尽量能多维度的对考生进行考察。
只这四点的概述,让我们觉着很有水平。
说实话,当学生有十多年,也从来没有对考题有过什么思考。
而仅好的试题,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在里面,这也是对人生的另一种启发。
会议上还提出,考试分成几大项,如:有大浪淘沙,有蟾宫折桂,有超级飞花令,有出口不凡等。
这些每一项,都要计划出相应的题型。
考试的分项,公司提前有所准备,属于计划内,没多大的难度。
正在开会期间,一个同事手机嘀嘀响起,大家的目光都聚向了他。同事说很抱歉,手机忘记静音了。
看到他挂了电话,一会电话又响,他出去接了。进来一脸紧张。他给老板请假,说是家中老母亲出了状况,需要赶紧回去趟。
老板一听,也很关心他母亲,让他赶快收拾下回去。
这个同事走后,会议继续。
也许因为教授批评的过多,也许因为教授的建议,刺痛了公司的个别领导。
于是,一个领导就表达了不同的意见。领导和教授,两方各抒意见。不过,这位领导比较识趣,虽然对教授有情绪,可他只说是请教,说自己不知道下面的工作如何做。
我们这些人在下面看着、听着,说不上一句话。感觉会议室空气沉闷,隐隐有种火药味。
后来老板出来和稀泥,拍板定下方案。老板综合教授和领导的意见,确定下公司最终方针。
这是一个大的蓝图:公司接下来,将分为一年规划,两年规划,三年规划。
一年规划为直播讲解,将会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讲述。
两年规划,为升级版,要对基础知识的应用,扩展为阅读和写作。
三年规划,为长期亲情版 ,前面的规划都包含,同时进行名著研读、古文精读,还对中招考试进行解读。
计划挺有可行性。没有不着边际的地方,只有能执行,就可以得到确切落实。
老板统筹全局,着眼未来。高瞻远瞩,同样需要魄力和胆识。
最后,我特别想分享一点。在这次会议上,还学到了文学知识。也许你听过,也许你看过。但对我,却是第一次知道。
这是两种修辞方式,一是顶针,二是列锦。
我们可能读到过,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很有趣味。
顶针,又叫珠联、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音韵的方法。
如《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卷卷有夜名。”
总的来说,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如: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天空;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列锦,我们比较常见的。可对于这个名字,也许你会感到陌生。
列锦,又称列词,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
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如流传千古的名篇: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耳熟能详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还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以及古人用强烈对比,写出的名句:“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这些名句,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好读又好美。
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生处处是学问。就连我们曾经天天接触的考题,里面都含有别样的机巧。
这次会议,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对身边的、熟悉的东西,产生了一种别样的洞识。
成长在生活中的每一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