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当地人更爱叫它原来的名字“西贡”。这座城市在16世纪时,属于旁边的柬埔寨王国,后期才被北方的京族王朝占领,命名为“嘉定”,1863年由法殖民政府改为“西贡”,直到1976年北越打败南越政府后,为纪念越南共产党主要创立者、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又改名为“胡志明市”。在最近一百多年,城市规模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最近三十年,人口接近千万,2018年的GDP占全越南1/4.
对我来说,第一次知道“西贡”这个名字,是小时候在家里翻到一本叫《南方来信》的书里。这本书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了1960年代越战期间,以西贡为代表南越人民反抗吴庭琰政府、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各种英雄事迹。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文笔和内容都有可推敲的地方,但对于当时幼小的我来说,大多的内容已经淡忘,只肤浅地记住了椰风蕉雨下那些血腥和残暴。(下图来源于搜狐博客“诺思”)

时隔多年,“西贡”以一种惊艳的方式闯进我的视野,不是电影《情人》,也不是歌剧《西贡小姐》。而是2000年初,我在某论坛上看到一位叫"古弦“的网友,他是越南华侨,成长并安家在西贡,1975年后流亡到澳洲。他在论坛上发了很多1950-70年代西贡不同阶段的照片,完全颠覆了我对西贡,甚至对越南的印象。从他发的照片我才知道,相比较于同期中国,南越的西贡更繁华,更摩登,更带有一种末世的性感和疯狂。下面的照片是为了写此文专门上网搜索的,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60年代的西贡,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喧嚣,年轻女士穿着显出曼妙身材的“奥黛”或同步世界服装潮流的时装。至少在照片里,西贡的世界是安好的,虽然战争就在几百公里以外,甚至会有北方的游击队员通过胡志明小道进入西贡市区进行暗杀爆破。










无法不把西贡和上海进行一个类比,这两座位于西太平洋边上的大都市,它们有在自己城市的发展史里,有太多的相似:两座都因殖民地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本地文化,和周边区域的落后保守对照,它们傲领群伦,都被人称为“东方巴黎”;然后,又都以同一个原因,先后从万花筒的绚烂回归到素人的朴实,到了20世纪的后期,又都因为“改革开放”,重新恢复活力,迅速发展,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比较上海近几年的严格城市管理,清除小商小贩,整治沿街经商,胡志明除了续接上之前的热闹繁华外,还能避免影响普通人的市井生活。也许,胡志明市没有国内大城市干净有秩序,街边老旧房子更多,但从踏上这块土地的一刹那,你就能感受它无尽的活力和浓浓的烟火气。胡志明市,我还是象当地人那样叫它“西贡”,因为有着更多的平民狂欢,成为我心水目的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