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每年青黄不接的二三月份大多只能吃些面疙瘩加厚皮菜(1)一类的东西,有时甚至要等到卖些竹子、鸡蛋啥子的再买点米面回来下锅,劳肠寡肚(2)的还吃不饱,只有等到谷雨时节,胡豆豌豆些出来了,日子才跟到好过起来。这合(儿)(3)的生活跟那块(4)年辰相比,简直滋润得像天堂一样。当然,80后90后已经没得这种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了。
今天就是谷雨节气,四月十九号(有些年份是二十号或二十一号)。源于《逸周书·时训解》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说的是“有雨百谷生”而茁壮成长的意思。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其实江南那些榻榻(5)都已经进入初夏了,还时有冰雹、雷暴出现;而西北、华北因为日照增强、空气干燥,常有大风、扬尘天气,连同把我们遮(儿)(6)都整得来灰蒙蒙、脏兮兮的。但这块季节农村都忙到在防旱灌溉、防湿除害,长江流域已开始下种秧苗,黄淮地区正栽种棉花,华北平原忙于种瓜种豆,而我们川西这一转(7)常常是晚上落雨白天放晴,不仅人觉得清爽舒适,更有利于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的收获。尤其是鲜香耐泡的谷雨茶采摘、炒制、交易都进入了高峰时节,茶农们老老少少都在忙着采春茶,入夏以后的茶就没有春茶状好(8)的口感、茶形与价格了。
谷雨节前后牡丹花也开了,观赏牡丹是这块季节的传统习俗。朋友曾送我一盆桃花样红的天彭牡丹,四月中旬开花,十分漂亮,可惜后来把它养死了。今年又让他送来一盆,那花更是开得繁茂美艳,让整块院子都增色不少。牡丹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近2000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清代就被当做国花,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如刘禹锡在《赏牡丹》中所写:“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妖、净、格、情的花品,深受人们赏爱。相传唐朝武则天曾在寒冬时节游长安(西安)上林苑,下令百花齐开以助酒兴。只有牡丹不畏权势,干枝枯叶地傲然不开。武则天一怒之下,便把牡丹贬到洛阳。哪晓得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锦绣繁盛。所以,天下以河南洛阳牡丹最为著名,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而甲天之下。而山东菏泽(古称曹州)的牡丹以其花色丰富多彩、花型千变万化为特色,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称说“曹州牡丹甲齐鲁”。
而我们川西坝子的天彭牡丹则以野趣之美和花大盈尺的富态取胜。彭州的牡丹栽种始于唐代,曾有“小洛阳”的称谓,丹景山上的牡丹园和牛心山下古花村的牡丹最为著名,有红色、紫色、粉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多种花形花色及名贵品种,花繁、娇艳、富贵。陆游称赞说:“牡丹在中州,洛丹第一;在蜀,天彭第一。”同洛阳、菏泽一样,彭州每年谷雨前后都要在有“古唐胜迹”的丹景山和彭州园举办牡丹花会,是人们赏花游春的好去处。
谷雨前后游春赏景之时还有美味的春芽可吃,这也成为了一种习俗。春芽又叫香椿,北方就有在谷雨节吃春芽的传统,而我们这块榻榻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只有春天才吃得到的美味而已。一是春芽煎蛋,把春芽先焯水或用盐腌渍一下,然后切碎加入打好的鸡蛋中搅匀,再倒入油锅炒熟;二是凉拌春芽,把春芽焯水后切成段,加入海椒、花椒面等调料拌匀就行;三是春芽拌豆腐,先把豆腐切成丁过水沥干,春芽焯水后切碎放在豆腐丁上,然后撒上海椒面、盐,并趁热将烧熟的青油(9)浇上,最后再加上其它调料。当然还有油炸春芽、春芽肉末油菜、春芽拌白肉等新潮的吃法值得我们及(10)品尝。
其他地方在谷雨节还有杀五毒(害虫)、沐浴、走谷雨、祭仓颉、祭海等习俗,这跟各块地方的地理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习俗有关。
谷雨节气前后正是春夏交接之际,脾处于旺盛时期,胃当然也随之强健,因此,饮食要适量以保护胃,并注意低脂肪、少酸辣,避免肝火过旺伤到脾胃。
注释:(1)厚皮菜:牛皮菜。(2)劳肠寡肚:形容因缺少油水而导致的饥饿感。(3)这合(儿):这个时候,现在。(4)那块:那个。“块”即“个”。(5)榻榻:地方,地点。(6)遮(儿):这里。(7)一转:一带。(8)状好:这么好。(9)青油:菜油。(10)及: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