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仪式

作者: 小笨钟 | 来源:发表于2024-07-10 20:52 被阅读0次

    刚子七十岁的四叔昨天晚上过世了。四叔的爷爷,和刚子父亲的爷爷那辈是亲兄弟,还没有出“五服”。亲戚,共同分担悲伤凄戚,才会更亲更近。刚子远在外地的亲表兄、堂姐,只有在家族大事中才会见一见,就亲疏论起来,还真不及这五里地外的本家情意深。

    五服的血脉也是血亲,哪怕毛细血管那样细微的连接。幼年就离开乡里的刚子,直到工作多年后,才加入这样的血脉团队。长辈仙逝后,不管工作再忙,刚子都会去送一送,举一举花圈,转一转乡路,撑一撑场面。年纪越来越大,送走的长辈越来越多,慢慢地自己流在血管里的红通通的液体也越来越粘稠。刚子老婆没在农村呆过一天,年轻时没有概念,近些年陪着过来,十分新奇这边特有的热情和近乎,也慢慢习惯了戴着白头巾跪拜叩首,接到这样的电话,也会不由自主地准备起来。

    柴草间前面摆着四叔的冰棺,这是他恋恋不舍地留在尘世间的最后几天。周围摆满了送来的花圈,白色的挽联上漆黑的墨汁大字。女眷都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切菜、炒菜、抬桌子、摆盘子……其实人多事儿也没有多少,参与者忙忙碌碌的那种热情从今天一直要延续到出殡。盘子碟子摆下一桌子,热闹异常,饭食的丰盛程度也就代表了对家族荣辱的重视程度。席间饭后,刚子老婆和那些女眷“一家人”、“自家人”地强调着,不过已过四十的她偶尔会发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语——“为什么你妹妹接不到这样的通知?”、这种场合可真‘隆重!’、就这样吃完了就走?”……心惊肉跳的刚子赶忙捂住她的快嘴。

    接下来家里人一般在灵柩旁边通宵守三天,有的死者弥留之际要求在家里多“留”几天的。第三天也就是出殡前一天叫“漾财(音)”,刚子专门查了一下,学名应该叫“奉挽”,表示对死者的不舍和挽留。从上午开始亲友、故旧陆陆续续来到这里,中午继续和抬棺的“八仙”聚在一起吃酒,扯着与死者毫无关联的闲话。

    下午四点左右,哀乐奏响,鞭炮也噼噼啪啪地响起来。四叔的两个儿子各手执一米来长青皮棍子,棍上缠绕着一圈圈白纸,底部染成蓝色(男)或红色(女),据说是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八仙”的。他们俯身低头立在一个道士后面,道士身材高大,顶着稀松的道帽,一身过膝的棕色道衣,圆润而油腻的脸面,正对灵柩上立着的一只枯瘦白布仙鹤,口中念念有词。

    刚子低头跪在那里,听出一些“孝子贤孙”、“南柯一梦”、“陶渊明归去来兮、悠然见南山”……的词句,道士念了有三遍,每到“孝子、孝孙、孝媳”时,都要看看手里的白纸,刚子开始还以为是台词,后来发现纸上只有不多几排字——原来是儿孙的名字。想想道士念了这么久,记性真不错,不过就算念错了,可能也没人能指出来吧。

    “奉挽”集中在柴草间里,遇上这样的三伏天气,人群又密地界又窄,几乎要热晕过去。终于念完了,道士将白纸在蜡烛上扬一扬,烧化了。祭拜这才正式开始。

    直系亲属和刚子他们肃穆地立在冰棺旁边,有长辈祭拜就需要跪下回拜。披麻戴孝的装束也有讲究的,儿子戴着周边一圈白球的白布箍头,身披白大褂,原来那种纯麻衣服近来很少见了;本家媳妇也都是白大褂、白粗布盖头,而孙辈则用红毛巾遮头;其他亲戚故旧只用白毛巾绑头或绑手臂。祭拜顺序由亲到疏,先是跪下叩拜三次,站起来、再跪下去,拜两次,将蜡烛前斟酒的小盅子的酒一一洒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再跪下叩拜三次,礼毕。这个仪式要持续几个小时,有点像单位上的追悼会(不过现在追悼会也慢慢不时新了),在家的乡里乡亲一般都会过来。当天晚上在祠堂里继续吃酒,组织者会一一叮嘱各位明天早点过来送殡。

    最后的离别到了。刚子两口子起了个大早,五点不到就到了现场。天还没亮,天气预报说有大雨,空气压抑得要死。可现场组织人员仍是不紧不慢,一个程序一个程序走着。又是一轮道士念经、奏乐祭拜后,八仙抬起了棺材,鞭炮又响起来了,刚子随手架起一个花圈,跟在了队伍的后面,一盘盘红色的爆竹摆在路边,安排了专人边走边点,他们的目的地是五里路外的地点,前往殡仪馆的车子就停在那里。

    剧烈的爆炸声和浓密的火药味让队伍中的刚子几乎要窒息。四叔此时躺在幽暗的冰棺里,他的魂魄和这蓝色的烟雾袅袅升起,飘荡在空中和这个世界告别,和曾经的高兴、悲哀、痛苦、忧愁、欣慰、欢乐挥一挥手,和羁绊一生的亲人、朋友、同仁、仇敌作揖道别,自此过一年、三年、五年……“四叔”也就会慢慢变成了大家口中的一个称呼而已了。

相关文章

  • 有些终将逝去的仪式

    灵堂 堂屋中间摆着水晶棺。水晶棺里睡着一位,再醒不来的瘦小老人。老人身上盖有红寿被,嘴用白布罩着。 水晶棺的前头设...

  • 逝去之殇,成长之痛,新生之光

    仪式是对过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一种迎接,把对过去的思考用文字记载下来便是我对逝去之物的告别仪式。 逝去便...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仪式感

    小时候,过年是我的最爱,虽然一年只能过一次,但是完全不妨碍我对过年的热情。 小年之后正式进入过年期间:大扫除、炸丸...

  • 正式告别。

    有一天,当你不为逝去而惋惜难过,不愿意为这一次逝去来一次有仪式感的告别,没有眼泪,没有伤悲,甚至没有失落,它就真的...

  • 六月,再见;七月,你好!

    文:凝霜 你好,七月的第一天 总得来点仪式感,告别一下已逝去的上半场,以便更好的迎接下半场。 面对逝去的时光,问自...

  • 清明溜柳,长安再一次惊艳了整个东方

    心随指尖 让离开我们的人们感受这份慰藉 拜祭逝去的亲人、先贤、伟人...... 尊重仪式,回归传统 折柳、插柳、戴...

  • 妇女节,我发条朋友圈感谢我妈怎么了

    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01 仪式...

  • 妇女节,我发条朋友圈感谢我妈怎么啦

    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01 仪式...

  • 解忧答案茶|520表白日,遇见你,余生皆是欢喜

    520表白日 我们活在当下 常常满怀期待 等待某个特别 的时刻来临 我们做的充满仪式感的事 在逝去的无数日夜里 为...

  • 动物

    文|峰语 用酒精去挥霍夏季的夜 没有月亮也没有六便士 只有恍惚 锥心但没有痛苦 平静的狂欢是逝去的仪式 人 多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逝去的仪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ut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