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小说:《仗...
小说:《仗剑纵酒血江湖》 第52章 寺中生变

小说:《仗剑纵酒血江湖》 第52章 寺中生变

作者: 寒冰剑plf | 来源:发表于2024-03-23 01:39 被阅读0次

    第52章    寺中生变

李白忙谦逊道:

“不敢当,正是区区在下。”

中年文士向李白施礼道:

“不才张旭,李学士大名如雷贯耳,不才仰慕多时,不想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

李白惊异道:

“兄台可是被人称作‘书神’的张旭?”

中年文士淡淡一笑道:

“那是朋友抬爱,胡乱叫着玩儿,作不得准的,其实阁下还漏说了一个字,贱号该是‘酒书神’才对。”

李白肃然起敬,张旭的大名他早有耳闻,方才提起张旭外号时故意忽略那个酒字,便是出于敬意。

沒想到张旭洒脱豪放,对此浑不在意,当下李白说道:

“在下久仰兄台大名,听闻兄台好酒如好书,尤喜酒后作书,且酒后书法更为绝妙,那‘酒书神’雅号是否由此而来?”

张旭笑了笑道:

“那是好事者捕风捉影而已,酒后作书更为绝妙不见得,好酒如好书却是确有奇事。”

李白喜道:

“原来张兄对杯中之物亦情有独钟,如此说来,在下与张兄可谓同道中人矣。”

张旭笑道:

“李学士若不嫌弃,不妨小酌几杯?”

李白欣然道:

“恭敬不如从命,如此叨扰了。”

俩人遂席地而坐,张旭拿出两只杯子,捧出一坛刚开封的酒坛,一揭盖子,一股酒香霎时在禅房中弥漫。

李白嗅了嗅,赞道:

“好醇好浓的花雕!”

张旭给李白面前之杯舀满酒,笑着说道:

“李学士不须品尝,闻味而知酒名,足见乃酒中知己,请!”

李白端起杯一饮而尽,赞道:

“好酒!”

张旭边往坛外舀酒边道:

“这一坛二十年陈的花雕,乃一新交之友日前所赠,想不到今日倒可借花献佛。”

李白不由得问道:

“新交之友将如此好酒相赠,定知你爱好此道,其人莫非不擅饮酒?”

张旭说道:

“非也,此友不但擅饮,对酒之爱更还远胜在下,他将此坛好酒相赠,乃一见如故之下而为,其人性情豪爽,当真世间少见。”

李白不禁啧啧称奇,说道:

“性情如此豪爽之同道中人,殊为少见,李白若能与其唔面,定当共谋一醉!”

张旭淡淡一笑道:

“此友日前已进长安城,阁下在长安城中若有兴游寺访庙,异日必有机缘遇见。”

李白心中一动,当即道:

“听张兄所言,尊友似是居于寺庙之中?”

张旭笑道:

“正是,此人本乃佛门中人,却去爱好杯中之物,岂非对佛祖不敬?”

李白已隐隐猜着几分,当下问道:

“张兄,请问尊友法号为何?”

张旭目视李白道:

“鄙友唤作苏晋,不过却不知是姓名还是法号。”

张旭此言一出,李白情不自禁“啊”了一声,失口道:

“果真是他!”

张旭见状好生诧异,问道:

“李学士认识苏晋?”

李白点了点头,便将日前遇到苏晋在天王庙测字之事说了出来。

张旭听李白说苏晋在天王庙测字,不由得失声道:

“如此说来,这一坛上好的二十年陈花雕,岂非是苏大师用测字所得买来?”

李白点点头道:

“极有可能。”

张旭不由一呆,放下杯子叹息了一声,说道:

“苏大师啊苏大师,虽只是薄酒一坛,可其中之深情厚意,却叫我如何心安?”

张旭言罢抓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又飞快的连喝两杯。

李白心里明白,张旭定是得知苏晋在天王庙测字之事后,为自己收下他所赠之酒而不安。

须知如此一坛上好花雕,最少要二十两银子方能买到,而二十两银子对于苏晋而言,却不知道要替多少人测字方能赚到。

而且就算赚到了银子,市面上也不容易买到一坛二十年陈的花雕,尤其苏晋还是个和尚!

毕竟对于一个和尚而言,要买到一坛市面上沒有的藏酒,真的颇不容易。

可想而知,这坛二十年陈上好花雕,苏晋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费了多少时日才艰难买到手。

也许苏晋自己都未舍得喝,但却慷慨送给了新交之友,这份真情实是非同寻常。

不止张旭心中震动,就连李白在得知这坛酒的来历后,也不禁大为耸容。

张旭微微沉吟,凝视李白道:

“李学士,在下有一事相托,还请务必帮忙。”

李白真诚说道:

“张兄有何事相托,尽管开言便是。”

张旭缓缓说道:

“苏晋的厚意在下愧无回报,只能作书一幅回赠,权当略表寸心。还望李学士返回之时,亲自送到天王庙交与苏晋,并代在下致歉不能亲往。”

李白欣然道:

“张兄放心,此乃举手之劳,不过是顺途捎带罢了,易事耳。”

张旭点点头道:

“如此请李学士稍候。”

言罢拿出一张大宣纸铺于地上,随后除去鞋袜轻轻踏了上去,不过却不忙着挥毫。

而是先舀了一杯酒一饮而尽,接着如是又接连饮了十数杯,眼见面上渐红。

李白见状微觉讶异:

“这张旭挥毫之前饮酒之举,与自己酒后作诗简直异曲同工,皆是借酒助兴。”

只见张旭一口气饮了十数杯后,忽地将杯一摔,跟着便俯下身子,提笔蘸得墨饱后当即大笔一挥,开始笔走龙蛇。

只须臾,一首龙飞凤舞的诗词已跃然纸上,李白凝目细看,只见张旭写的是一首《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张旭写的是草书,这双调六十六字的《鹊踏枝》由起笔到完成,只不过用了半盏茶功夫。

李白见张旭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毫之间毫无迟滞,可说是潇潇洒洒一气呵成,忍不住赞叹道:

“张兄书法一神如斯,当真令人叹服,苏大师收到张兄此礼,定然会欣喜异常!”

便在此时,张旭从纸上走下着了鞋袜,目视李白说道:

“但愿在下此陋作,能为苏大师换得几文酒钱。”

李白闻言微吃一惊:

“如此佳作拿去换酒,岂不可惜?”

这才明白张旭何以会写下这首意关风月的《鹊踏枝》,原来竟是让苏晋拿去换酒。

李白不禁有些惋惜的说道:

“张兄如此神作,若当真落于酒肆间,岂非是暴殄天物?”

张旭淡淡一笑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此乃人之常情,既然穷困之人无物可赠,唯有以己所长聊以敷衍,此乃无奈之举耳。”

李白一时无语,正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一介文人而言,若不能登科取仕,便只能出卖一技之长罢了。

李白正在暗自唏嘘间,张旭却已又从酒坛中舀了两杯酒出来,笑着向李白劝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必为些许不快之事伤怀,李学士,请!”

李白端杯一饮而尽,稍稍沉吟后说道:

“张兄,在下有一言在心,不知当讲否?”

张旭说道:

“李学士但言无妨。”

李白遂目视张旭诚心道:

“张兄才学非浅,于书法一道更是造诣不凡,若将如此大好才华埋没野间,在下深觉惋惜。

“今有岐王惜贤爱才,可谓闻名遐迩,张兄若愿俯就投奔,岐王定欣然接纳款为上客,不知我兄是否有意前往?”

张旭淡淡一笑道:

“岐王爱贤若渴之名,我亦早有耳闻,只惜我生性懒散,不惯拘束,再者我闲云野鹤生活惯了。

“若贸然前往投奔,到时弄出不谐事来,只怕辜负岐王盛待之情与李学士举荐之意,反为不美。”

李白依旧恳切相劝:

“我亦有张兄放任自流之心,不惯诸多拘束禁制,然人生漫漫,漂泊无定终非了局。

“似张兄如此身怀惊天书法之大才,若埋身寺庙默默无闻,岂非有明珠暗投之憾?还请张兄三思。”

“李学士之言不无道理。”

张旭又舀出一杯酒,擎于手上缓缓说道:

“人生在世,若能坦荡如一,潇洒始终,已为人生快事,纵然默默藏身,无名无利,又有何遗憾可言?

“况爱好一道,本用以消遣自娱及怡情陶性,何必扬名求利,沾污情操?

“李学士,在下所言乃个人愚见,实不足为外人道,言语中若有冲撞之处,还请休要介怀。”

张旭此番话实是说得李白不乏尴尬,面上颇有些挂不住。幸好李白乃心胸广阔之人,尴尬之情一生便逝,绝不萦怀以增烦恼。

李白见张旭心坚意决,只得说道:

“张兄高人卓见,在下愧不能及,不过在下先前所提,实乃一腔好意,并无私心在内,尚请张兄三思。”

张旭呵呵一笑,爽快说道:

“李学士古道热肠,对初识之友关心有加,不由得不令人钦佩,阁下这拳拳相助之心,在下岂会不明?

“又怎会有何疑虑致生误会?李学士请,你我饮了此杯,以证今日相识之谊。”

张旭这番话言辞恳切,诚挚之意见于言表,李白心下方安,亦含笑提杯道:

“张兄,请。”

不知不觉,毕乘云一行来到报恩寺已是第三日,只须今日一过,杨柳青还愿之事便告完结,届时便可返回。

这报恩寺后殿的天井种着许多花草,盆栽,那盆中株株鲜花迎人怒放,好不艳丽。

因为今日天气甚佳,杨柳青便偕同紫薇、翠竹在后殿天井玩耍追逐,三人嬉笑逗闹,比花众中蜂蝶还要活跃。

那紫薇、翠竹二婢小孩心性不灭,俩人在天井追逐一对黄蝴蝶,嘻嘻哈哈玩得不亦乐乎。

杨柳青正在凝神细看两只蜜蜂在花瓣间进进出出,忽然听到紫薇惊叫一声:

“哎哟!”

柳青忙转头望去,却见紫薇和一个装束华贵的夫人正双双跌坐地上。

原来是紫薇在追赶蝴蝶时太过投入,竟不慎把刚走入后殿的这位夫人撞倒。

两人倒地之后,那夫人发出一声呻吟,神情间显得颇为痛楚,紫薇见状不由得脸色大变。

不知道这一撞会不会引来麻烦,她终是年轻不更事,顿时吓得几乎要哭出来。

与那夫人一起同行的是三个年轻女郎,见状忙把那夫人搀扶起来,其中一位腰悬宝剑、一身红色裙衫的女郎,显得对那夫人尤其关切,急声问道:

“姑姑,可感觉身上有何处不适?”

那夫人站起身后由两位女郎搀扶着,听此一问露出微笑对红衫女郎道:

“我不碍事,大娘,姑姑可不是那等娇气之辈。”

原来,这腰悬宝剑的红衣女郎竟是公孙大娘。

虽然听到那夫人口中说不碍事,但公孙大娘神色间却依旧现出一丝担心之情。

她上下打量了那夫人一阵后,柔声说道:

“姑姑,你身体可不比其他人,要是你身体状况有常人一半好,我又何须如此担心?”

公孙大娘口中之话刚落,便猛然见到姑姑皱起眉头,并以手撑腰,竟似是有些站立不稳之状。

公孙大娘慌忙伸掌过去抵在她腰部,托住她身体,另一只手当即循着姑姑腰际向上轻按。

欲检查适才那一摔是否已让姑姑受伤,谁知公孙大娘手掌甫一贴实,当即听到姑姑不无痛楚地呻吟出来。

随着姑姑这声痛叫发出,公孙大娘立马感觉不对,姑姑似是已然无法站立。

公孙大娘不由得暗暗心惊,想不到方才被那小姑娘一撞之下,竟让姑姑生生断了两根肋骨。

说到底两人不过是相撞而已,怎会严重到如此地步?原来公孙大娘的姑姑患了一种罕见的骨骼老化病。

才四十岁年纪之人,骨质却已比八、九十岁的老人还要疏朽,大夫早已叮嘱姑姑勿提重物,便连行路都需特别小心在意。

尤其是不能摔倒,不然会损伤骨骼,造成难以设想之后果,甚至会危及生命。

可如今姑姑竟然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撞倒在地,她那病体怎能承受得了?

望着一脸痛苦的姑姑,公孙大娘心疼无比,抬眼看向撞她之人时已俏脸含霜。

若非被这不知谁家的野丫头用力一撞,姑姑怎会伤成如此模样?公孙大娘禁不住杏眼圆睁,满面怒容道:

“你是哪里来的野丫头?为何在此疯跑乱窜?你可知道你刚才那一撞已把我姑姑撞成重伤?我姑姑若有甚么好歹,我势必不会放过你!”

看到那夫人倒地后脸上露出痛楚之极的表情,紫薇知道自己已闯下大祸。

适才那一撞自己虽说是无心之举,可毕竟是把人给撞了,而且从那夫人的痛楚之状来看,自己那一撞显然已让她受伤不轻。

紫薇本已惶然不知所措,如今被公孙大娘这一声怒斥,顿时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泪水直在眼眶内打转。

怎知道身旁的翠竹却是辣性子,又是个快嘴巴之人,一见紫薇被对方斥喝得大气不敢出,泪水都流了出来。

姐妹情深之下,翠竹当即反唇相讥:

“紫薇姐又不是成心要撞你姑姑,你何必摆出一副凶巴巴之样?再说方才大家都摔倒在地。

“你姑姑这么大个人,轻轻一撞能有甚么事?她身子骨难道是豆腐做的,轻轻一撞便散架?

“一看就知道是在装模作样,是不是想讹诈咱们?实话告诉你罢,若是想以此敲榨姑娘,你可是痴心妄想!”

翠竹这番话又急又快,犹如连珠炮般冲口而出,直把公孙大娘气得七窍生烟。

公孙大娘当真是气怒交加,她看着自己姑姑神情痛苦之状,顿时柳眉倒竖怒喝道:

“好你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撞伤了人居然还敢出言不逊,本姑娘今日若是不给你一点教训,你定然还以为本姑娘好欺……”

公孙大娘越说越火,正待出手教训一下这舌利如刀的小丫头。

“还请姐姐息怒,休要与丫头们一般见识!”

便在此时,一个温和甜润的声音在公孙大娘耳边响了起来,将她还未说出口的那个“负”字,生生卡在了喉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相关文章

  • 浪子

    有时纵情风花雪月里 有时纵酒纸醉金迷中 有时提笔诉人生悲与欢 有时仗剑走天涯和海角 我只想做个浪子 哪怕落魄江湖中

  • 少年问剑

    少年,年少。 出生于寻常人家,却有了仗剑天涯的梦。他从家里腐朽的几本小说里,读得了侠客们青衣快马,仗剑江湖...

  • 23岁,终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曾梦想过着“饮马江湖,仗剑走天涯”的生活。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一人,一马,一剑,自由自在,行走在江湖中,行侠仗义,...

  • 人生处处是江湖

    人生处处是江湖,是老吴跟我说的。 这里所说的江湖,并不是武侠小说中的仗剑走天涯,血雨腥风的江湖。 这个江湖,就是老...

  • 仗剑江湖

    "嘿,你可别不信,想我年轻的时候,那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引得无数美女尽折腰呀!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名行侠...

  • 仗剑江湖

    雨水在风中飘, 孤独在雨中留。 背影离愁 若可如初, 狂笑独自向天问, 再借百年又如何! 汗水在脸上奔, 发丝在汗...

  • 仗剑江湖

    最近在看一部小说,名叫喜劫良缘,现在也只看到了第二章而已,看的很慢很慢。一个美貌惊人的逃婚小郡主和寡言少语的江湖魔...

  • 七哥三行情书(一百四十)

    我本仗剑行江湖 却遇佳人手牵手 从此弃剑隐江湖

  • 剑侠

    仗剑江湖功高绝, 屠尽魑魅魍魉血。 义冲霄汉薄云天, 名动三山震五岳。

  • 《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人生其实就是江湖

    江湖,可能是每一个男儿小时候都向往过的地方。我们想像小说和电影中的那些侠客一样,一把剑,一壶酒,仗剑天涯,行走江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仗剑纵酒血江湖》 第52章 寺中生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pxh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