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搜上一则"17岁男孩跳桥身亡"的消息刷屏了。
视频中,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从车里冲出来,从桥上跳了下去,紧跟着的女子是男孩妈妈,一把没有抓住他而捶地痛哭。
全程5秒左右,男孩子根本没有丝毫犹豫。
视频极短,我反反复复的看了好几遍,随后整个人都懵了,也感到很难受。
是什么让一个花季少年做到这般决绝的离开。
据报道,男孩跳桥当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又遭其母亲批评,于是冲下车毫不犹豫从卢浦大桥跳下去了。
很多评论说现在孩子的抗压能力太差了,也有人说他或许饱受了无尽委屈,抓到母亲这个稻草时却发现带来的是绝望。
小编也不好随意揣测当事人心思,只愿他天堂安好。
2这件事折射出3个问题:学生时代人际关系、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父母教育方式。
学生时代就是把性格、生活环境不一样的一群人圈在一个教室里。一天大半时间里都在和一群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打交道。
牙齿和舌头都会打架呢,更何况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学呢,因此相处避免不了矛盾。
人从出生到死亡就不可能与世隔绝,必然要和人接触。
和家人接触时,你的家人因为了解你的习性和脾气,会宠让你。
但你的同学也是别家人的小宝贝,他们不会像你的家人那样,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组成的群体里,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同学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
大家都年轻气盛,谁也不服谁,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两败俱伤。
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和同学的磕磕碰碰不少,能让小编记忆犹深的不多。
当初我们认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在时间的流逝中,在后来的相处中都会变成闲谈。也因为年少不记仇,或许莫名其妙就会和好。
3这里讲讲我的一个故事。
印象最深的同学矛盾是初中的时候,我和她的关系不仅仅是同学,还是朋友。
已经不记得是因为什么而大动干戈了,那时候大家都血气方刚,吵了架后谁也不理谁,见到面就互相绕道走。
周末回家,我和我妈说起这事儿,我妈说,你说说前因后果。
我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吧啦了一大堆,我妈全程安静递纸。
听完的我的哭诉,我妈说,想把她当做好朋友,你就主动一点先去道歉,不管对错,道歉后你们再好好聊聊,如果是她的错,她自然而然会向你道歉了,如果是你的错,你再次道个歉也不吃亏。
后来回学校后我又询问了几个同学的意见,怎么处理我和她的关系,他们也提了很多建议。
在大家的鼓励下,我找了个机会主动把她叫住,说不喜欢现在和她的状态,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如果我错了我道歉,我还是想和她做好朋友。
然后她就吧啦吧啦说,她也想找我道歉,但是不好意思,完了我俩抱头痛哭,后来又天天黏在一起了。
再后来又经历了高中、大学,联系逐渐变少了,但每次见面时还是会聊的很嗨,是记忆深处让人温暖的人呢。
现在仔细想想这件事,我特别感谢我妈,尽管她学识不高,但总是会给我一些中肯的建议,所以造就了喜欢和人打交道的我。
4然而,一向自认为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我,大四上学期莫名其妙的进入一个怪圈。
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经常会和一些人的想法产生碰撞。
我总觉得我一个人的思想和身边的几个人都不太一样,我起初以为少数服从多数,那我就是错误的思想,我应该改正,但是我的大脑会自动反驳我,那是不对的,你才是正确的。
有段时间,我对周围人的一些想法特别不舒服,我又是那种憋不住话的人,也不怕得罪人,所以我也经常去反对他们,搞得像打辩论赛似的。
人生二十载,第一次感觉被孤立了。
我打电话给我妈问怎么办,我妈说和别人相处不是靠唇枪舌剑,该忍还是得忍。
如果不喜欢别人和你讨论的话题,你可以选择不要待在那个环境。
如果没有办法,你大可告诉他你不喜欢,他会理解你的。
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你不要企图改变别人,如果你的想法正确,你坚定自己的内心就好,也不要让别人改变你。
5最后说说家庭教育以及和父母沟通的问题。
已经是大学生的我,有什么自己处理不来的事情还是会和家人说,因为父母始终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孩时的我们,就学校同学之间的矛盾询问父母的意见时,也希望父母不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批评,而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特别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和父母对着干,所以此时父母的表现必须得慎重。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人忙于工作总是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的家长只会对孩子说“我拼命工作给你创造条件你还不好好读书,在学校净给我惹事。”根本不关心孩子惹事背后的真正原因。
要知道,家庭陪伴的很重要,缺少家庭关爱的人内心都及其敏感。父母要学会学会聆听孩子的情绪,遇到问题提出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找不至于让孩子觉得更加委屈的方式。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人格建立和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的人生。
我姐曾说过:养孩子真是一个大哲学,比读书难多了。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该担负重任。
再者,作为学生的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主动去处理矛盾。
毕竟一个班的同学,没必要弄得很僵硬。很多矛盾说清楚了你会发现都是误会。
如果相处下来发现还是不愉快,不适合,那就做个普通同学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没必要硬闯。
至于那些涉及到校园暴力的矛盾事件,也要教会孩子们不要惧怕威胁而不敢反抗,要及时和老师家长反映,不要变成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好了,小编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有什么共鸣或者想法,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