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傅佩荣教授讲哲学(四十)

作者: 宛宛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07:39 被阅读7次

这一讲介绍的主题是:真的可以怀疑一切吗?说到怀疑,人有理性可以思考,思考的本质就是要问“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就是一种怀疑的自然表现。怀疑是寻求真理不可或缺的方法,怀疑是方法;如果有人以怀疑为目的,为结论,认为怀疑是人生最高的原则,对一切都加以怀疑的话,那就变成怀疑主义了。

我们今天要谈以下三点:

第一点,怀疑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

第二点,怀疑主义有什么基本的主张?

第三点,怀疑主义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本期重点1:怀疑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

古希腊时代有位哲学家叫做皮罗,他的年代与亚里士多德差不多,他原来是一位画家,曾经参加亚历山大大帝的印度远征军,他没有留下什么著作,由他的门人充分介绍他的学说。

皮罗活到90岁,完全靠他几个学生来保护他。譬如说对面一辆马车冲过来,皮罗就要问,这听起来像是马车的声音,看起来像是一辆马车,好像马也朝着我冲过来了,但这是真的吗?感觉不可靠,那用理性去判断,理性判断也不可靠,皮罗站着不动,陷入怀疑状态。还好,他几个学生学艺不精,没有学到他真正的精神,赶快把他拉到一边,救他一命,要不然他怎么可能活到90高龄呢?

皮罗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哲学家,先要清楚三个问题:

1.万物究竟是什么?是如何造成的?

——我们对万物毫无所知,我们知道的只是人的意见,任何一种说法都有反面的意见。

2.人类跟万物有什么关联?

——一样的情况,我们希望和万物有什么关系,也是没有任何把握去说的。

3.我们对万物的态度应该如何?

——要完全存疑,对任何问题都不应该说出任何肯定的话。

皮罗本人说话非常谨慎,每句话前面都要加上“大概”“也许”。他说:“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有善恶的区分,一切都是人的观念、习惯、法律所造成的。”怀疑主义就如此登上了希腊哲学的舞台。

本期重点2:怀疑主义的主张

后代的学生把皮罗思想整理为以下十点,听起来好像都差不多,但还是可以听出一些有趣的地方。

1.不同的生物,对同一样东西有不同的印象。比如我们人类进入森林会觉得很危险,但是猴子在森林里面很自在,这是不同生物对同一样东西的印象不同。

2.不同的人,对同一样东西会有不同的想法。中国人听到龙,觉得很兴奋、很崇拜;西方人听到龙,觉得很恐惧、很可怕,因为他们宗教信仰里面认为人和龙是对立的。

3.同一个人的感官作用,彼此不一致,比如咖啡闻起来很香,喝起来可能是苦的;臭豆腐闻起来刺鼻,吃起来蛮可口的。

4.一个人的感受随着不同状况而改变。比如说清凉的风吹过来,但是你感冒的时候觉得寒风刺骨。

5.同一样东西会随着你观点或角度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样子。比如筷子放到水里是弯曲的,远方的铁轨是交叉的。

6.我们的感官由于媒介,看到的外在东西会有不同。同样一片草地,中午看起来绿油油的;夕阳一照变成金黄色的。

7.一样东西因为质量的变化,使人感觉不同。一粒沙放大来看很粗糙,溜过指缝的时候却觉得很圆滑。

8.外物出现的频率,给人不同的印象。难得一见的彗星,经常让你觉得比太阳更印象深刻。

9.不同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法律、神话,还有哲学体系,会带来不同的看法。

10.一般而言,万物都是相对的。

他一下子举了十点之后,目的何在?就要让你知道人的感觉不可靠,人的判断也不可靠,那到底什么是可靠的呢?他认为任何东西都不能就它本身而被你确定的知道,对于各种不同的意见,也没有确定的办法可以去判断。另外,任何事物也不能够经由别的事物而被你确定的知道。因此我们等于对什么都没有把握了。

本期重点3:怀疑主义带来的结论

1.没有任何东西本身有真假之分,一切都是人的感觉,而感觉本身是不可靠的;所有的东西也没有善恶之分,善恶是习惯于法律所造成的。

2.人的一切行动都是选择的结果,认为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些行动都是本于信仰,而信仰是虚幻的。

3.那么人生应该怎么办呢?人应该对一切都无所取舍,都不动心,这样就不会被欲望所困。

生与死没有差别,健康与疾病也差不多。如果你不得不行动的话,就要按照盖然性,盖然性就是出现的可能性,按照常识、习惯、法律去行动,但你心里知道,不能相信任何客观的标准,于是,人的生命就永远在探索之中。这听起来具有某种批判精神,但是一直在探索中不能得到任何真理,对于所有的判断都要搁置,结果有可能让你变得无动于衷,也就是不动心,保持灵魂的平静。

怀疑主义还提出两点很有意义的批判。

1.他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证,所谓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他认为大前提根本就不能成立,比如说凡人都是会死的,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你前面那个大前提(人都是会死的)怎么得到的?还是看到过去的人都如此,这是一种归纳法。归纳法没有普遍性的,就可能变成恶性循环了。

他同时也批判了斯多亚学派的神的观念,我们下周会谈到斯多亚学派的思想。怀疑主义说,神不是无限的,神是无限的话就不能运动,无法运动就不具有生命和灵魂,那就不是神了。同时神也不是有限的,有限的话,就不如整体那么完美,而神必须是完美的。也就是说怀疑主义对于当时很多重要的学派都加以批判,而它本身永远在探索之中。

本期收获

1、我们知道了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皮罗,他活了90高龄,他认为你不可能对具体的问题有明确的答案。人活在世界上,感觉不可靠,理智也不可靠,对一切都要存疑。

2、皮罗的主张由弟子们归纳出至少十点,我们已经介绍过了。

3、怀疑主义的结论是什么?就是没有东西是真的。你应该搁置所有的判断,这样就可以无所取舍,也不动心,就不为欲望所困,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傅佩荣教授讲哲学(四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ff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