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曾想2020年的春天竟会和这场肆意全球的病毒相遇,截止2020年4月3日18:00,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达100万以上(还在持续增长)。“禁足”下的城市中的人们开始恐慌、不安、焦虑等各种情绪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入口,一瞬间网络上各种观点和评论涌现而来,为之所带来的“集体焦虑”潜伏在身边,紧绷的神经只要找到一根断弦,就会立刻“引爆”。樱花树下的爱情故事“兵临城下”,等待突围和考验,面对这场疫情下的婚姻生活,他们又是怎样的呢?
一、小李(化名)的故事:疫情,让我们的婚姻筋疲力尽
本来可以白头偕老的婚姻,却熬不过短短的两个多月,我们已经约定好等疫情结束后就去办理手续。我实在是受不了他的懒惰,每天晚上都不睡觉,在手机上打麻将打游戏到天亮,白天就睡上一整天,每天只有起床的时候吃上一顿饭,家里各种家务好像跟他都没有关系,帮孩子辅导作业也是很不耐烦,很少和他父母主动打电话,他父母只好每次主动给他打电话,关心他好不好,他的眼里和心里好像只有他自己。
以前我们可以把许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对家庭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可以有各种理由得到包容,比如:“忙”、“为了家庭和孩子能够生活的更好”、“为了在40岁前退休,带着家人去环游世界”等等,这些说词似乎都在情理之中,夫妻俩在婚姻中各尽其职,即使出现了矛盾,为了孩子和维系稳定的婚姻,还是可以被接纳和谅解的。
一场疫情,让当初在职场上“叱诧风云”的自己不得不暂时回归家庭,面对 “新的环境”,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孩子的哭啼声,辅导孩子作业时的无奈,一尘不变每天重复着的日子……不知道该如何去适应,逃避和焦虑下紧绷着的神经被点燃后的争吵,重新被审视的伴侣和婚姻,一场疫情,让我们的婚姻筋疲力尽。

二、小杨(化名)的故事:疫情,让我们的距离更近,婚姻更稳固
以前我们俩个工作都很忙,每天要加班很晚,吃饭基本上要么在单位解决,要么点外卖省时间,每个星期我们家里能开火做一顿饭就已经很不错了。平时各忙各的,说话的时间也少。这场疫情让我和爱人有了更多相处的时间,说话比平时多了许多,我每天会上各种美食网站研究做菜,他有时候也会在旁边搭把手,厨房里开火的日子原来这般温馨。
我们每周都会一起制定“家庭周计划”,比如每天除了做饭,还会一起看书学习,写学习笔记;一起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形势动态;一起看喜欢的电影和综艺节目,交流荧幕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这场疫情,让我们的距离更近,让我们的婚姻更稳固。

三、小王(化名)的故事:疫情,给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机会
今年过年,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回了老家,年迈的父母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坏了。平时我们夫妻工作都很忙,在大城市里生活不易,为了节省路费,我们基本上只有这种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去。没想到刚到村子,就被封村了,一待就是两个多月。而恰恰这两个多月的“特殊时光”给了我们陪伴父母的机会。
工作以来,这么长时间待在父母身边还是第一次,以前觉得他们爱唠叨,每次电话里寒暄一两句就匆匆挂掉了,从来也不会去考虑这个年龄的父母生活是不是快乐着的。
我们总以为,只要自己好了,他们就会好。以前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道理,大多数的老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女有出息的,这话听来没毛病,因为父母他们那个年龄的婚姻价值观更多的是爱与付出,家庭里儿女是自己的一切,唯独没有自己。儿女成人以后会有自己的事业、家庭、生活、社交圈子,重心发生转移,对父母的关爱和理解渐渐少了。其实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夕阳红的年纪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余下的时光,应该是快乐的,为自己而活着的。

疫情下的婚姻生活百态万千,每个家庭都有自己要解决的困境,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和奉献他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当你委屈的时候,别埋怨别人没有帮自己,也不要奢求别人会为了你奋不顾身,我们应该想的,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变得如何强大,哪怕羸弱的病躯,也得有一颗不屈的心,有力量,有追求,才会和自己和解,和婚姻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