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芦苇花开娱乐圈人物
王小波:撩妹高手、公共知识分子、计算机高手……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写

王小波:撩妹高手、公共知识分子、计算机高手……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写

作者: debeeadbb5fd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15:09 被阅读624次
    王小波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四十五岁,

    死于创作力最好的年华。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四十五岁,死于创作力最好的年华。明天即是他逝世二十周年。他生前以“沉默的大多数”自诩,警惕“喧嚣的话语圈子”。死后,“话语圈子”对他的纪念却沸腾了整整十年。

    如今,他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是作家,死亡成就了他的神话,如今他已经成为一面贴满形形色色标签的墙。他是过早陨落的天才,他是“崇尚理性”的“自由主义分子”。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后现代,他的幽默早已成为套路席卷中文世界,成了段子手的标配。王小波又成为新一代网友眼中的“金句小王子”与“撩妹高手”。

    王小波是谁?今天,你为什么读王小波?

    1情话高手王小波

    很多人都知道王小波给李银河写了不少甜蜜,充满创意和诗意的情书。大概我们也都会渴望,会有一个人这样爱自己,能找到一个人可以这样相爱。

    就连他俩登记结婚时王小波正念大二,学校规定在读生不能结婚,所以只能秘密结婚,没拍结婚照,没有婚礼这件事,在几十年后的现在看来,似乎也带了几分传奇和浪漫。

    他的妻子曾经这样形容,“他的那种天真无邪和纯真诗意让我感动不已。”王小波写过很多书信给他的妻子,书信中,他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对着所爱的人孩子气却又勇敢正直的表达着心中的爱意。

    “你喜欢傻气的人吗?我喜欢你爱我又喜欢我呢。”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就好像阿芙罗蒂从浪花里浮现一样。”

    真正的喜欢都是喷薄而出的难以抑制的。在王小波这里,根本没有什么爱你在心口难开,而是爱你就要大声说出来。

    “你好哇,李银河”

    这几乎是每封信的开头,也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同时这种“你好哇”的形式也成了王小波标志性的文体。以至于现在无论在哪里看到“你好哇”三个字,都自动理解成这个人看过王小波的情书呢。

    爱会让人变傻,让一个在写出时代三部曲和各种“小黄文”的作家变成痴傻的没一点儿心眼的小伙子。

    王小波,一个自己认为不浪漫,但却在外人看来浪漫至极的人。他居然在书中一直说自己讨厌肉麻,鄙视肉麻。

    做梦也想不到我把信写在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写值得写在五线谱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然而他不知道自己每封信重新诠释了肉麻的新境界嘛?

    2公共知识分子王小波

    王小波去世时,“公知”还没有遭遇到像现在这样的污名。所以他是例外,当我们谈论起王小波的杂文,他的针砭时弊,他的独立思考,他的普及常识,会说他是公共知识分子。在这里,这个词语是正面的。

    这是大多数媒体纪念王小波的重点。毕竟这么多年我们的公共文化生活并没有什么长进,王小波的文章仍未过时。

    在内地,有许多人是靠着王小波启蒙的。批评家李静写过这个主题的文章,她说,“他的作品将是被后世反复阅读的不朽之作。”

    柴静也深受王小波的影响。“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当成人,不是东西,这就是尊严。”

    他的文章让我们知道幽默原来可以不刻薄、不毒舌,可以是真诚、善意和智慧的调侃;知道卡尔维诺、尤瑟纳尔、罗素、莫迪亚诺;知道杜拉斯要看王道乾翻译的版本,知道傅雷、查良铮这样的翻译家对现代汉语的贡献;以及很多常识,比如自由、理性、有趣……

    对某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如果这个世界有所谓的启蒙者,他就是王小波的样子。

    就像张佳玮所说:“王小波之于我们的时代,就是那个明白真相,而且始终追寻蓝色天空的人,是曾经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第欧根尼。”

    我想引用他的外甥所说,从王小波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保持健康和有活力地追求智慧和有趣,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保持善良,做精神自由的人。”

    3计算机高手王小波

    他是汇编高手。自己用汇编写了DOS下的汉字输入法。输入法有个功能,可以加4声。 一般拼音输入法没有这功能。这需要普通话读音正确的使用者。90年代总共也没几种汉字输入法。看过他用自己输入法打汉字。速度几乎和盲打英文一样。那时候我大学,正在疯狂苦练吉他。并没有弄懂他用了何种技术。虽然我从小学也用Z80和APPLE II 做些机器码编程做游戏。但到了中学为了高考,计算机就荒废了。

    他人生最后几年,WINDOWS 3.2开始普及。然后是WIN95。 他开始从DOS转向WIN32 SDK编程。最终非常任性地熬夜苦干了很长时间,把输入法转为WIN32 SDK 在WINDOWS下正常工作。当时WINDOWS已经有不少汉字输入法。 尤其到了WIN95时代。 他这么做也只是出于兴趣而不是在DOS时代的必须。就WIN32 SDK我们还讨论过一些。那时候win32 sdk真的是很难用。主要是互联网还没有(我是96年后用上的),资料很少。匈牙利命名法陌生。WIN32的体系和DOS大相径庭。全部都很陌生。而且完全抛弃了DOS那套东西。所有90年代DOS底层程序员向WIN32的迁徙都是一部血泪史。

    他人生最后一年,多媒体开始普及。光驱,声卡,2D加速卡普及。95-96年他开始和我合计做多媒体出版。原因现在想起来很悲伤 ------ 他的书很难在大陆出版 。 他不得不想办法让他的作品能够让更多人看见。而平时维持生计,只能忍着严重的痔疮,每日给各种杂志写杂文稿件。 多媒体的兴起,让他感觉也许利用他的技术优势,自行制作电子出版物。配上插图,音乐,用电子书籍方式可以让自己作品为大众所见。他给我看了已经制作了一部分的DEMO。就和现在用Micromedia多媒体制作软件制作的电子多媒体制品很像。电子书内容是黄金时代。有图案的背景。按空格可以翻页。同时有音乐。好像偶尔还会有一点动画的特效(我记不清了) 。但当时的DEMO完全是他自己用WIN32写的EXE 可执行程序。 他那是从WIN32 SDK移植输入法时,基本掌握了消息处理,GDI,窗口控制等方法。还有一些底层的TRICK。

    ▶据王书(王小波外甥)回忆文章

    ◇◆◇

    王小波世纪末的“非正常死亡”,曾引发其亲友、读者与媒体十分悲怆的纪念。但在此后的几年,这种纪念活动变得过于喧嚷嘈杂。这些年来,他被膜拜、被模仿、被争议、被贴上很多标签,他逐渐成为文坛受难者神话、知识分子神话与中国文化神话。

    然而,究竟王小波究竟谁?小编认同和菜头对王小波的评价:有人说王小波的特点是有趣。不对的,王小波的特点是对抗。只不过对抗这个字眼太过强烈,所以他把对抗包装成有趣的不服从,看上去更像是恶作剧。他和时光作对,和庸常作对,和生活作对。

    而在王小波的知青小说、历史新编以及反乌托邦故事里,人们经常拿有趣做说项,其实他真正着魔的是:凝视并书写具体的中国历史,乃至游戏于亘古恒今的权力轮盘。他的反乌托邦不仅指向极权专制的过去,同样也指向技术专制的未来。

    有趣只是表色,而对权力的反思和反抗才是他作品的底色——这才是王小波的意义。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王小波七书》

    《王小波七书》

    向永远的自由骑士致敬!

    王小波典藏系列

    王小波,当代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转插到山东,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打发时间:他是最能撒谎的人,他对人类生命的漠视无耻之极,和他同时代的人都理解这一点

      本文标题:王小波:撩妹高手、公共知识分子、计算机高手……他最大的成就不是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is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