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项目背景
互+计划(又名互加计划)是沪江在2015年推出的支持中小学公益课程项目。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让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也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让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吉加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石海乡则俄村,该小学已经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验收,基本硬件设施较齐全。吉加小学处于群山环抱之中,自然风景较好;该校师生淳朴善良,多为彝族同胞。

二、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
四川大学作为团中央第一批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自1998年以来,共向全国贫困地区派遣225名研究生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目前四川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正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昭觉县、美姑县开展支教工作。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被称作凉山州的北大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甘洛县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凉山州甘洛县积极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力争在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

三、 我们做了什么?
l 介绍互加计划
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吕国庆向各位领导、老师以及同学介绍互加计划,希望吉加小学的师生们能够借助互联网+教育扶贫的课堂模式进而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l 演示上课
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老师和吉加小学老师代表共同作为助教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郭亚南老师主讲的《花的太阳》,学生们全神贯注,学习积极性较高。同学们了解了春天的景色,画出自己眼中大凉山的春天。




l 现状调研
通过本次调研,得到以下结论:
1. 硬件齐全,师资短缺
目前,甘洛虽为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该地的教学条件已经大大改善,早已不是泥泞操场、漏风教室。通过调研了解到吉加小学硬件设施较为齐全,每个班级均配备电脑一体机并且具备网络条件。该设施为互加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也方便开展下一步计划;与较为先进的硬件设施相比,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该校目前面临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县小学教育的普遍问题。
2. 师生同乐,课堂高效
由于本次调研没采取直播课的形式,只是播放录播课,互加计划的互动性在本次出调研中尚未全部体现,但是这也足以吸引孩子们的积极性,在课后的采访中,孩子们纷纷表示很喜欢该种上课方式,并且期待更加丰富的课程内容;吉加小学的陈小冬老师表示,加入互加计划能够很大程度的减轻本地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更好的调动孩子们上课积极性。陈老师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加入互加计划,很期待能够把丰富的世界带给山里的孩子。

3. 开发课程,传递特色
互加计划可以实现网络教育在全国的共建共享。吉加小学在听了郭老师的讲课后,表示自己学校也有一些有趣的课程想跟全国的小朋友们分享。彝族孩子天生能歌善舞,吉加小学也充分挖掘本民族特色,培养学生的特长。在课程的最后,全体师生也为我们合唱彝族代表歌曲《敬酒歌》,正如歌词唱到“远方的贵宾 四方的朋友 我们不常聚 难有相见时 彝家有传统 待客先用酒 彝乡多美酒 美酒敬宾朋 ”
l 发放爱心物资
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学习,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还为吉加小学的学生带来了爱心书包和水彩笔,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利用好网络平台,积极进取,奋发努力,也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用手中的水彩笔绘出心中美好的未来。

四、项目愿景——老师,什么是海?
川大支教团曾经有这样一个平凡的小故事:有一天当一位支教老师给孩子们讲授初中地理时,被学生问到一个问题。孩子从未走出大山,也未曾见过海的样子。他们困惑得问老师:“老师,什么是海?”学长用专业知识给孩子们讲完后,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竟然说:“老师,你就是我们的海。”
每个支教人都想做孩子们的海,带给他们未曾见过的风景。但是我们也深知我们人员太有限、能力太有限。有很多时候都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甘洛县职业技术中学服务期间,川大研支团成员利用周末时间下乡发放爱心物资并进行授课。每次离别时看到孩子们依依不舍的样子我们总是很心疼,我们想陪伴他们久一些但是我们精力太有限,看到他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双眼,我们想为他们多做一些事情。我们时常牵挂波波坤小学的小朋友,不知道他们最近画画功底是否扎实;我们时常挂念河对面的小学,不知道上次我们一起朗读的诗歌孩子们是否还记着;我们也曾幻想着走遍山川河流,在山的那边留下自己的足迹。现在通过互加计划我们仿佛看到了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