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

作者: 真没有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7-12-26 15:02 被阅读0次

    20世纪80年代末,电视机开始进入家庭。思维活跃的三个舅舅,省吃俭用想方设法从南京买来了电视,品牌记得清清楚楚:长江牌。当然是黑白的。

    电视机先运到外婆家,三台电视张扬而隆重的摆在小姨闺房的书桌上,盖着红绸布的盖头。我好奇的伸手,还没碰到鼓鼓的屏幕,被一声断喝吓了回去——别摸!我现在也记不得是哪个舅舅——呵呵,估计当初断喝的舅舅们早已忘记了。我的几个舅舅们一直对我很好,这样的断喝太稀罕了,我记了30多年,呵呵。

    我家兄弟姐妹多,电视机,那个慎重而矜持的端坐在五斗柜上的贵宾,是无法屈尊到我家的。多年后,当我与爱人聊起来时,她一脸的怀疑——你是编故事吗?虽然同为70后,在大城市长大的女孩,是无法理解县城的孩子生活。这是城市之间巨大的差别造成的新的代沟。

    左邻右舍陆续有了电视。讲究的,会在屏幕前加张透明的三色塑料片——硬是让黑白电视机找出彩色的感觉。

    我喜欢有电视的夏夜。

    电视机前一家人的聚会

    再见了,闪烁的流萤、悦耳的蛙鸣、扑鼻的稻花香……

    取而代之的是“阿童木”、“尼尔斯”、“蓝精灵”……

    晚霞收敛最后的霓虹,繁星满天,夏夜,来临了。

    晚饭后,有电视的人家会很大方的将电视搬出来。很快,人群就磁铁般的聚拢在小小的屏幕前。常常是蹲一排、站一排……有时遇到节目有冲突时,主人会象征性的征询下大家的意见,最后当然还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将画面定格在《血疑》上。

    《血疑》有什么看头?

    我最爱看的是《加里森敢死队》里痞里痞气耍着飞刀的士兵,《神探亨特》里风趣幽默的亨特和麦考尔警官……那时美剧就这样让人着迷。

    那时的电视机需要引长长的天线才能接收到不太强的信号。于是,当屏幕里人脸出现弯曲时,总会有一个半大的孩子自告奋勇的去扶那颤巍巍的天线,一边转动天线的方向,一边斜着身子,眼睛离不开屏幕……

    《上海滩》风靡时,我会每周从电视报上了解剧情和影视评论,在和同学的谈论时能夸夸其谈——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

    这个秘密从没有被发现。

    如此潇洒得上海滩

    电视,迅速的造就了我们的偶像。

    潇洒的许文强、青春的小鹿纯子、力大无比的郎平……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这是社会主义中国首次重返奥运舞台。当改写历史创造辉煌的许海峰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万里之外的小城几乎沸腾。大家纷纷议论着许海峰就是我们含山人,并煞有介事的回忆说许海峰的舅舅就是含山人,并且神秘的说许海峰小时候就喜欢用弹弓打麻雀。(尽管公开的资料显示许海峰是和县人,而和县和含山是山水相依的两个县)

    还有女排。袁伟民时代的女排。因为女排,我们对杂耍一般展示球技《排球女将》青睐有加……

    包括宋世雄也与女排一起成为流行文化。他不加标点的解说是我们争相模仿的“中国好声音”(想起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主持人那连珠炮似的声音,莫非,曾经的流行又回来了?)

    排球女将——小鹿纯子

    我们的夏天被小小的屏幕改写了。

    直到我上了高中,家中才有了电视机,舅舅家买了彩电,慷慨的将黑白电视送给了我们。

    从此,《射雕英雄传》里出神入化的武功、《在水一方》里缠绵悱恻的爱情纠葛……

    我们的世界完全改变了模样。

    我们也渐渐的长大了,从身体到内心。知道了荧屏外有更精彩的世界。(胡晓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电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qj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