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读书让生活美好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生而为媒:探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生而为媒:探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作者: 就是那个王小照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6:06 被阅读0次

        不论记者的地位如何起伏,人们对其的羡慕始终不变:有机会跟很多大牛对话。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大学的第一份实习就是记者,跑的就是那个“动辄就采访大牛”的艺术口。然而,我的第一次独立采访很是糟糕。尽管我在接到采访任务后,认认真真地阅读了大量资料、列出了所能想到的各种问题,甚至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排序和分类……但是,大牛只是把我查到的资料又口述了一遍,仅此而已。那天,我捏着那份干货甚少的采访记录,站在40度高温的夏日街头,感觉自己刚刚输掉了一场太极——这些看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艺术家竟如此“狡猾”!

        而李宗陶的《画在人心的苦闷上》,可谓大获全胜。该书收录了作者对当今活跃在世界艺术领域的14位中外顶尖人物的访谈和描写,并对川美77级油画班的历史和意义进行了梳理。在本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她灵活地游走于多个不同的艺术领域,对各个领域的艺术家“见招拆招”,直抵他们的内心深处;还可以在字里行间,读到作者于“微微的异样”之中所领会到的,艺术家的秘密心灵和真实人生。掩卷回味时,你或许也会发出如我一样的感叹,艺术家的世界是一座藏匿于海底的宝藏,只有顶尖的艺术记者才能深海探底。

        喜欢非虚构文学的人对李宗陶并不陌生,陈丹青称赞她“清俊而皎然,像个白骨精”。她的《中国制造》曾获南方国际文学周非虚构时代表情奖,她的《祭毒》曾获2016年腾讯书院文学奖,她出版过三本访谈集——《思虑中国:当代36位知识人访谈》、《那些说不出的慌张》以及《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每一本都是业界标杆。这个清瘦的女子,有着一种独特的沉静气质,朴素而执着地以纸笔为武器,坚定地挖掘着艺术家们内心深处的宝藏。

        《画在人心的苦闷上》是读者一窥这些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更是李宗陶艺术采访及写作技巧的展示窗口,一篇篇文字正是一个个实例,从三个方面展示出她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记者的高人之处。在采访前,她的准备工作是挖掘,而不是浏览;在采访时,她采用的是对话,而不是提问;在写作时,她是在诠释人物而不是记录人物。六字之差,却是一位优秀记者与普通记者间最本质的差异。



    采访前,普通记者浏览资料,优秀记者挖掘素材。

        大抵没有人会小瞧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因为你对采访对象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你将以什么样的身份与采访对象会面,是小学生见教授,还是俞伯牙遇上钟子期。而你与采访对象会面的身份,则直接决定了你采访的高度及话题的深度。

        不论你出生于哪个年代,“厚积薄发”肯定都是你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性词汇。老一辈对晚辈每每掐着耳朵叮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历经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成长,你也肯定早已发现这一规律:你的每一分努力不一定都有成就,但一定会内化成你的气质、你的见识,继而通过你的语言与动作,一五一十地展露出来。与知识为伍的记者行业,尤其如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以本书第一篇——李宗陶对李安的人物采访稿件及对话为例,来分析一下,李宗陶作为一名优秀记者,都是从哪些方面来挖掘素材的。

        通过与采访对象亲朋好友的沟通,获得对采访对象的大致印象,是李宗陶常用的探索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信息获取手段。比如在李安的采访稿件中,我们能看到其弟李岗对李安的描述与评价。李岗说,在他熟悉的李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他不太能把握的西方的李安”,他看李安在纽约大学的毕业作品《分界线》,看《理性与感性》,看《卧虎藏龙》时,都有这种陌生感。李宗陶甚至会跑去跟《卧虎藏龙》的作曲者谭盾聊李安。于是谭盾描述了一个会在他太太坐月子时专门跑去送她一个台湾瓷杯子的、深情的李安。这些从不同人口中了解到的信息,虽然没有一一诉诸文字,却内含在她的文章之中,表现在她与李安看似不经意的对话互动上。

        而如果你恰巧没有这样的资源(事实上,这种情况经常会遇到),也有补救的措施。在采访前,我们通常需要与采访对象提前沟通,约定采访时间及一些其他具体事宜,这就是一个契机。你可以借机与对接人聊聊你的采访对象,哪怕是一些生活日常,也足以为你提供一些发散思维的蛛丝马迹。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基本信息,亦是采访前的重要准备之一。这些基本信息除了被采访对象的作品之外通常还包括:被采访对象的成长环境、被采访对象的亲友情况等。以文章中的两处地方为例。在与李安的对话中,李宗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到过屏东,对那里的自然环境有印象。”简单而直白的开场白,没有严肃而距离感十足的提问,却一下子就将采访锁定在了“老友话家常”的温馨氛围之中。再比如李安在谈到自己的父亲时,李宗陶紧接一句“他很年轻时就做过县长吧?”了了数语,却展示出了记者所做的充足功课。不仅再一次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且为进一步深挖采访对象奠定了基础。

        事实上,查阅上述这些基本资料对于记者而言可谓是常规功课,相对比较简单,优秀记者通常会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特殊处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查阅到的资料,继而得出一个观点或结论,并以此来与被采访者进行对话。比如在采访李安前,李宗陶仔细研究了李安从1991年《推手》开始的12部电影的主要音乐,甚至记下了李安在这些电影中所有上过手的乐器。因此,她一出手便给了李安一个很高的起点,李安只能顺着这个高度往上来谈,更为深入地剖析自己。

        以上是采访之前,普通记者与优秀记者在准备工作上的差异。用一句直白的话进行概括就是,调动一切资源与能力,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但事实上,这些积累绝不应该仅仅是采访前的临时抱佛脚。如果你有心,你所遇见的每件事、每个人,都可以内化为你的积累。作为一名优秀记者,他们的状态通常是时刻准备着!



    在采访时,普通记者按部就班地提问,优秀记者有条不紊地对话。

        聪明人从来只喜欢跟聪明人聊天,何况那些在某一领域具有极大话语权的精英。

        艺术家其实是一群很“狡猾”的人。当然,这里的“狡猾”并无贬义,实因他们经历过普通人难以想象及忍受的“磨难”。他们都是某个领域的成功者,但在此之前,他们曾经在这一领域苦苦探索几十年,独自一人,不知道前方是否存在出路。而作为一名记者,需要做的,却仅仅是通过一句话将其几十年的历程概括出来。如此大的认知悬殊,正是记者与艺术家进行沟通时需要跨越的鸿沟。好在采访前充足的准备,让你对艺术家走过的这条路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接下来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将以李宗陶对毛焰的采访为例,来探讨如何以对话的方式,从采访对象口中获取更多“干货”。

        李宗陶的采访多以简单的陈述句展开,却句句透着扎实的采访功底。在采访过程中,她把自己放在与采访对象平等的位置上与其进行对话,并扎扎实实地分三步完成采访:首先是针对采访前查到的资料,就其中的一些细节与采访对象进行探讨;其次是通过对采访对象的回答进行总结,提出更为深入的问题;最后是在某一类问题即将结束或者采访即将结束时,通篇回顾,进一步升华问题。

        针对前期查到的资料,就某些细节进行深入探讨,是采访过程中的常用手法。比如,李宗陶会去关注采访对象某一作品中的一个细节,并提出“《小山的肖像》里,左下角那个布娃娃是什么意思?”的问题。但如果你联系上下文再回顾一下这个问题,还会发现,这个提问其实是一句引导,李宗陶发现这个布娃娃与毛焰所说的上一个问题有关,所以特意把它提出来,让采访对象以此为依据,继续展开自己的观点。

        而李宗陶的这类探讨多以陈述句的方式展开。例如,在毛焰聊起说在中央美院的时候重新开始练习书法,李宗陶接下来的提问便是一个陈述句,她说“但你画上不题字的。”这句提问,不仅展示了其在采访前所做的充足的功课,而且把双方的交流关系定位在了“对话”这一关系层面上。

        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中,及时总结其观点,也是与采访对象进行对话的一种方式。这种对话方式能够引导采访对象进一步深挖自己,从而获取更贴近真实内心的资料。举个例子,毛焰说起大三时自己开始注重画里的主观意愿,主动去塑造形象、表现人物眼神时,李宗陶的提问便是对毛焰上述回答的一个总结,她说“把自己放进去了。”再比如,毛焰在谈到有时候看到大师的原作会失望时,李宗陶紧接了一句,“眼界高了。”于是毛焰就开始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新一轮的剖析或自我剖析。

        如果想要真正探求采访对象内心,仅仅是通过总结来增加采访深度还不够,有时候你还要将其进行升华,引导采访对象进一步自我挖掘。比如毛焰在提到自己需要始终保持创作以保持一种最基本的东西时,李宗陶将其升华为“才能够消解你在当代艺术生态中承受的难以启齿的东西”,而毛焰也据此开始袒露内心,讲述身为一名艺术家的可怜与可悲。

        以上是采访中优秀记者常用的三个技巧,包括针对细节进行探讨,通过总结采访对象的回答深挖线索,以及通过将这种总结进行升华继而引导采访者真正能够从本质上进行自我剖析。而李宗陶则更是技高一筹,她很少提问,大部分时间是在陈述自己总结出的一个结论,将其作为一个引子,引导着采访对象不断的自我深入。



    在写作时,普通记者记录人物,优秀记者诠释人物。

        视频时代,落于纸面上的文字采访似乎有些单薄了。它不像视频,一个镜头,哪怕一张照片,就能将采访对象进行完整地呈现,从而给人以直观的印象。文字总是含蓄,单是刻画一双眼睛,可能就要耗去几十字甚至百字。但文字在人物刻画方面亦有优势,可以让读者在反复的揣摩中,看到人物灵魂的模样。

        人物灵魂的模样要怎样才能落于纸面之上呢,优秀记者从来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采访内容的忠实记录者,他们还会通过一定的环境描写、采访对象与其他人的互动,以及采访对象的一些细微动作上,来对其进行诠释。在这一部分,我们以李宗陶自己最喜欢的朱新建的采访为例,来对如何诠释人物进行剖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环境描写。通读本书,你会发现,李宗陶笔下的人物稿多以环境开场。比如在朱新建访谈的开场是这样写的,“9月7日下午,朱新建坐在轮椅上被推进餐厅,好像观礼车上的将军,成为场内中心;而场外议论的中心是:‘新娘的爸爸怎么不来’”。寥寥数语,却承载了大量信息。勾勒出了朱新建的家庭以及近况,让我们对其有了一个直观的初步印象。再比如,在展示朱新建因中风行动不便时,李宗陶写道,“2013年11月初,朱新建坐在北京朝阳区某外交公寓的沙发里,向我伸出左手。我迟钝的换了左手去握,像握住了一团丝绵。”这样的场景描写,如同电影中的特写,带着笔者的心情,一点点地为读者解密采访对象。

        与其他人的互动更能表现采访对象的一些特点,也更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比如文章中有一段关于朱新建与妻子陈衍的互动。“朱新建头脑清爽,但语不成句,由妻子陈衍代述。讲到不同景致,朱新建欣欣然表示同意,或嘿嘿一笑表示不好意思。他好几次伸出手去,似乎想向对面的女人表达赞许、安抚以及那些词语不达的情绪,陈衍便也伸出手,与那只柔软的掌轻轻一击。”几个动作的勾勒,却让读者在两人的互动中,对画家朱新建的性格、行为方式等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动作往往是做能诠释一个人的。李宗陶的文章中不乏对采访对象动作的描写。比如朱新建晕倒入院,刚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就偷吃小护士午饭上面盖着的香肠。那时候他还插着胃管、打着吊瓶,当医生发现的时候,他已经自己拔了胃管,香肠也已经嚼在嘴里了。朱新建这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动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个性,天真且充满活力。再比如当年朱新建辞去公职闯荡法兰西,孩子才三个月,他在去火车站的路上一直雄赳赳气昂昂,偶尔担心26个英文字母只认识24个可怎么办,浑然不觉身边送他去火车站的陈衍已泪流满面。些许细节,便将一个迷恋艺术、心思单纯的朱新建诠释的淋漓尽致。

        以上便是优秀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常用的几个加分技巧,通过展示环境、展示采访对象与别人的互动或者其自己的一些动作,来诠释人物。而我们在读人物稿时也需要注意,不要单纯关注作者写了什么,而要去思考作者是要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什么。这才是增加文章深度的关键。


        三篇文章解读完毕,我们对如何探底艺术家那隐秘的内心也有了初步了解。即在采访前,充分挖掘资料,不论是与采访对象的亲朋好友提前沟通,亦或对手上的材料进行总结、提炼、有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也好,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做好最充足的准备;在采访时,要以对话的姿态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就所得资料中的细节进行探讨,并通过不断总结采访对象的谈话、尝试对其谈话内容进行升华来引导采访对象,使其顺势对自己不断进行更为深入地剖析;而当采访完毕进入写作环节时,则要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对采访对象动作以及与别人互动的描写,来诠释采访对象。

        时至今日,李宗陶始终怀念那些为了一个用字或者标点而与编辑反复争论的日子,她在新媒体发展得轰轰烈烈的当下,仍固执地坚持着严肃阅读与写作。这位在思想者访谈、人物特稿、历史写作和非虚构报道等领域均有大量出色作品的记者始终坚信,写作拼的不是才华,不是文字,而是境界。在《画在人心的苦闷上》一书中,你能看到她对写作责任的坚守,那就是提出问题,展开对话和反思,以及努力告诉人们世界的真相和本质。李宗陶说,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她并不打算转型,她希望找到一种养活旧写作的新方式,然后等待严肃写作的下一波回流。

        这,是一个生而为媒之人的执着与信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画在人心的苦闷上》|生而为媒:探底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y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