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摘录】每个人都在自己心目中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完美的自我形象,越是希望向“他”靠拢,越是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暗自滋生不满、失望和悲观。同时,如果儿童时代曾有过创伤,这时会愈加强烈地浮现出来,一并合成而加剧了自卑。
【概念转述】自卑的形成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长时间无法实现,慢慢地容易形成失望,在不断的失望与悲观中,就会变的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儿童时代如果刚好有过类似的经历的话,这种自卑就会加重。
【个人体验】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很勤奋的同学,她上学总是比别人到的早,放学也是要多学习一会儿再走,可是不管她怎么努力,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每次其中或期末考试,总会有一两门不及格,等到上初中的时候,看她慢慢地已经不怎么勤奋了,和其他同学交流也很少。我想这可能与她努力了但是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有关吧,她已经把挫败和失望当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慢慢就不自信了。
【行动指引】孩子在学习的路上,会不断地有一些目标,有些目标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但有些目标,可能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实现,这个时候,要引导孩子,分析目标没有实现的原因,调整目标,坦然对待结果,引导孩子享受这个追求目标的过程,认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付出,而不是一味地纠结目标是否实现,不因目标没有实现就否定过程中努力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