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和孩子,“我们“都不容易啊!
早上陪孩子在一家餐厅吃早点,对面餐桌的一对母子的互动吸引了我的关注,妈妈看起来30多岁,小孩子5岁左右的样子,面对面坐着。妈妈声音很大我被吸引。
妈妈:“”你多大了,磕在台阶上,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了!气死我了”。
孩子看着妈妈,眼泪流出来。
妈妈:“你还哭,把眼泪擦了”
孩子身子直直的 ,默默地流泪。
妈妈:“你疼就自己揉一下,要哭就留在这里哭”
妈妈不断的叹气,抱怨,焦虑夹着无奈,此时此刻俨然一个抱怨的母亲形象。
这时服务员端上早餐。
妈妈:“快吃,要不迟到呀”(语气缓和了一些)。
孩子好像被困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妈妈急了,拿起勺子,舀了一勺饭,喂进孩子的嘴里,孩子含着饭,看着妈妈,也看向四周。
妈妈:“不要看了,快吃,要迟到了”
妈妈一勺一勺的喂起来,(尽显温柔,此时一个慈母的形象)妈妈和孩子都渐渐回归平静,再后来孩子开始自己吃饭了。
做一个旁观者,我看到了这个孩子的不容易也看到了妈妈的不容易,孩子磕了腿,妈妈看起来很心疼,只是用抱怨指责表达了这一部分,后来用喂饭表达了自己的关爱,而孩子磕了腿,第一时间得到是妈妈的一顿训话,含着泪还会咽下妈妈喂的饭,不辩解,不吵闹,默默接受妈妈给的所有。
我看到了这段母子互动中爱的部分,妈妈爱孩子,孩子也爱妈妈,完全不用质疑,只是表达方式有点极端化,妈妈一会儿“”魔鬼”一会儿“”天使”,而孩子像一个“”小木偶”,看了让人百味杂陈。
作为一个观察者,试着把自己分别带入到妈妈和孩子的角色,妈妈那份超出当下情境该有的焦虑,孩子那份孩子不该有的忍耐!母子之间的爱的传递附加了很多,显得有点涩 ,不得不说“我们”都不容易!
我们不缺爱,但似乎需要学习如何表达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