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共同语言的人,必然能相互依靠,彼此唱和;气韵相同的人,必然会相互感应,产生共鸣;境遇相同的人,必然能相互依靠,相依为命;同样讲义气的人,必能相亲相助;遭遇同样磨难的人,必然能相互救助。
黄石公智慧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天下畔之”。有道德的人定会有天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社会上有道德的人多了,彼此之间就会多一些关心与尊重,社会自然也就和谐起来。那些为构造和谐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自然也就赢得了民心。
具体到现代社会,其实这一道理讲的就是人际关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价值观相近,所以才能走到一起,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性情耿直的就和投机取巧的人合不来,喜欢酒色财气的人也绝对不会跟自律甚严的人成为好友。因此,观察一个人的交友情况,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品性和素养了。所以说,进什么样的圈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人生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贤则聪,近愚则聩”。古人很重视对朋友的选择。孔子曰:“君子慎取友也。”品德高尚的人,历来受人推崇,也是人们愿意结交的对象。而品德低劣的人,虽常常被人所鄙视,当然也不排除“臭味相投”的“酒肉朋友”。
实际上,每个人不管自觉或不自觉,交朋友总是有所选择的,也总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明代学者苏竣把朋友分为“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如此划分便可明白;畏友、密友可以知心、交心,互相帮助并患难与共,是值得深交的;那些互相吹捧、酒肉不分的昵友,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利则来,无利则去;还有可能乘人之危、损人利己的贼友,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结交的。
如果马克思没有选择恩格斯这位真诚的朋友,他恐怕就不会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建立起他的理论学说,也就不会有伟大的著作《资本论》的问世了。
志同道合,情趣相投,是择友的一个标准。志向不同,情趣有别,友谊不可能长久,早晚会分道扬镳。“管宁割席”的典故就是个典型例子,管宁热衷读书做学问,而华歆则热衷于官场名利,两人缺乏做朋友的共同思想基础,割席而坐是必然的结果。
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墨子有更形象的比喻,他把择友比作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入而已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与高尚的人在一起,你也会感染上他的气质。
当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朋友也不能求全责备。如果人人都要求结交的人比自己有学问,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谁也没有朋友。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朋友相交贵在有所补益,有所予,有所取才是“交往”。
古人的择友之道,我们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也不要为其所拘束,对友人过于苛刻。择友的标准各有不同,应该从个人实际出发,慎重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