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晚上看完花灯,甄晓娴没有跟着儿子帅帅和老公王鹏回市里,而是留在了安家镇。疫情以来她回家就很不方便,去年又因为疫情突然严重,一晃半年有余没回过老家,这个春节若不是因为撤销防控,恐怕也会像前两年一样耽搁在外。幸好,到年底时突然解除疫情防控,她这才得以回家。甄晓娴提早便和单位告了假,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次回家一定要多住上几天陪陪老妈。
娘儿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昨天晚上熄灯上床后,母女俩一直一直说话,直说的上眼皮下眼皮打架,再也听不清彼此说些什么,含含糊糊说了句:睡吧,不早了。便跌进沉沉的睡眠中。
等甄晓娴睁开眼睛时窗外已是天色大亮,一看身边,早没了甄妈妈的影子。她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直起耳朵仔细听,院子里却没有甄妈妈的动静。甄晓娴顺手摸起枕边的手机看时间,早上八点,起来也没什么事儿,她想了想又钻进被窝睡了起来。这一觉又是一个多小时,等甄晓娴再次醒来已经上午九点多钟,她睁开眼后又去听院子里,依然没有一丝声响。
以往,甄妈妈早上起来,不是去厨房做饭就是在院子里走来走去不知忙些什么,这次怎么回事?甄晓娴想:我这个老妈妈去了哪儿呢!忽然,她想起今天是正月十六,是甄妈妈上香的日子。
安家镇是个大村子,自古就有很多庙,南有大王庙,东有老母庙,村子的戏台底下有老爷庙南边是狐仙庙,北边还有金蟾庙。到了元宵节,黄河阵一摆,还有有求必应的黄河阵大庙。人们的日子好了吃穿不愁,也有了闲心闲工夫,好事者就把几个断了香火的庙宇修缮一新,庙里的香火也一天天越来越旺。村里人都有自己信仰的神家,每到初一十五善男信女都会前往许愿还愿拜拜菩萨神仙,要么求子要么求平安要么保升官要么发大财各种祈福。
甄妈妈从前总是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去上香上供,但她依然抽出时间要拜上一拜。她在东阁的老母庙许了愿,每年正月十六一早去上香上供拜菩萨祈福祝祷,她选了去东阁老母庙里拜菩萨。
这个日子甄晓娴记得清楚,她就继续赖床,在床上又躺着玩了会儿手机,想等着甄妈妈回来再起床,可不一会儿肚子就饿的咕咕叫,甄晓娴看看时间不早,心里想:按说这个点钟,老妈也该回来了,怎么还不回来,上香又用不了多长时间。也没准儿是路上遇到老姊妹站着说话,也没准儿是上完香没事了去窜门子吧。
甄晓娴这样想着已经起床,她洗漱收拾又去厨房匆匆吃过早饭,回到北屋沙发上坐着巴巴等甄妈妈回家。甄晓娴正月十五没跟王鹏爷俩回市里,就想留下来多陪伴几天老妈,和老妈唠嗑聊天。可是,甄晓娴纳闷地想,我这个老妈可真是的。我这儿等着她,她却去找别人聊天。
甄晓娴认定甄妈妈上完香去窜门子找老姊妹闲话了。她也不知道干些什么,便一个人坐在北屋客厅嗑瓜子刷抖音。在抖音上她看到,村里好多人好多事儿都上了网络,唱大戏的敲大鼓的,扭秧歌的耍龙灯的划旱船的,好不热闹。甄晓娴正看得入神,突然听见院墙外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巧儿姐巧儿姐”叫着,随着叫声人就进了院子。甄晓娴赶紧掀起门帘出了屋子去看时,果然是邻居刘婶。
甄晓娴笑着往屋里迎刘婶:婶子,进来坐。
刘婶随甄晓娴进屋坐在沙发上,甄晓娴便把茶几上的零食盒往她跟前推了推,又去找茶杯倒了茶放在刘婶面前。刘婶四下打量着问:晓娴,你妈呢,我有两句话要和她说。
我妈大早上就去东阁庙上香,不知怎么回事到现在还没回来,估计是找老姊妹玩儿了。甄晓娴说完,坐到沙发上又抓了把瓜子刚想嗑,忽又放下瓜子抓起手机看时间:不应该呀,唠嗑也不能这么长时间!你看看,都过了十一点了,马上就该做午饭了她怎么还不回来,还有,我们在家时她一般不怎么出去……
刘婶还没等甄晓娴嘟哝完已经笑出声来:你妈呀,准是又去农家院忙了。
是吗?!甄晓娴疑惑,忽而也说:是吧!笑着说,还是你了解我妈。她又催促刘婶喝茶。问刘婶:找我妈啥事儿?
刘婶笑笑欲言又止说:有句话想跟你妈说,跟你说了也没意思。
甄晓娴就说:那你坐会儿,等我妈回来说吧。
刘婶却站起身:不是什么要紧事,我就不等她了,改天再来吧。说完便和甄晓娴告辞走人。
马上就要吃午饭,甄妈妈还不回来,看着冷锅冷灶甄晓娴琢磨着做午饭。甄晓娴又想起,该给老妈打个电话,问问她到底在哪儿,回不回家吃饭。甄晓娴又拿起手机给甄妈妈拨电话:喂,妈,在哪儿呢?回来吃饭吗?
电话里就传来甄妈妈的声音:我在下边儿农家院了,中午饭你自己吃吧,我一时半会儿回不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14738/deef6f309e17c9d0.jpg)
网友评论